(上接第一版)确保2024年曲港高速(肃宁至京台段)、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西半幅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构建京津冀“5123”出行交通圈,沧州与天津、廊坊、黄骅港0.5小时通达,与北京、唐山、衡水1小时内通达,与石家庄、雄安新区、秦皇岛2小时内通达,省内其他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让协同发展“跑”起来。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实现教育协同,是沧州百姓关心的话题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市13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京津学校开展了结对交流活动,其中9所学校与对接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沧州航空职业学院与中国民航大学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师范学院与北京高校联合开展大运河体系研究,华北工业学校、献县职教中心、黄骅市职教中心与天津市中山志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交通学校等深化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借助京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荣锋表示,结合全国两会提出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今年我市将强化与北京市教育学会合作,推动沧州高校与京津高校、大中型企业开展教学教研、科研交流、校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入推动各学校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对接、交流,促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融入沧州。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随着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沧州百姓享受到了协同发展的“健康红利”。目前,全市25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范围,24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范围。41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住院直接结算业务,442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业务,307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参保人员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沧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明表示:“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深入推进京津医联体建设,深化与京津重点医院对接,巩固扩大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等试点范围。着力培育一批医疗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医学领军人才,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水平,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