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屈鹏 吕坤 马志辉 刘杰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之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把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是重要环节。车间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实验室,是先进技术生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如何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以新质生产力为“加速器”,加快传统产业在车间里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在车间里萌芽生长,成为我市广大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流线型机身、长长的机翼、灵动的“腮”、通体白色……在位于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进行喷漆、打磨作业,加紧生产。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轻型运动飞机,“鲨鱼”总重只有280公斤,“喝”普通95号汽油,油耗仅6.9升/百公里,时速可达333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4500米,最大航程1660千米,不需要专用跑道,具有出色的经济性、安全性和飞行性能,曾荣获“未来飞机”和“最佳轻型飞机”等国际大奖。
公司副总经理巩建学表示:“鲨鱼飞机进入生产阶段后,我们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先后获得了10项飞机零部件及外形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在碳纤维、芳纶纤维、凯夫拉纤维等复合材料领域应用上有了新的突破。”近一个月,捷中鲨鱼已经接到了4架飞机订单,意向订单8架,均来自国内飞行俱乐部。下一步,捷中鲨鱼将牢牢把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机遇,不断完善从原材料到整机制造的生产条件,同时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升大到机身机翼部件、小到零件的整机国产化能力,加大研发力度,迭代、开发新机型,实现产品谱系化多样化。
在国家政策加持下,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集飞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运营、飞行培训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将为沧州带来更多发展可能。(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