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1日
第05版:05

多方合力解难题 老旧小区换新颜

本报记者 祁 洁

志愿者自发清理小区杂物。

志愿者施划消防通道标志。

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物业……老旧小区管理是基层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和难点,改造完后,谁来管、怎么管,成为“老大难”。我市不少社区从居民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将文明城市创建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不断充实“后援团”、创新议事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动员多方力量参与老旧小区共治,解开居民心里的“疙瘩”。

“帮帮团”“红色监督员”等成为“后援团”,居民关心的事有人牵头、有人协调

“杨书记,我们小区里有几块沟盖板塌下去了,老人、孩子进出不安全,得赶紧加固一下。”近日,新华区建行宿舍的一位居民向社区党委书记杨柳这样反映。

杨柳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辖区“帮帮团”的几位成员赶到现场。他们把沟盖板撬开,用水泥抹了抹,不一会儿,就把沟盖板固定好了。

建行宿舍位于新华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小树林社区。这个“帮帮团”,由辖区党员代表和热心居民组成。平日里,这些人穿梭于辖区各个小区,热情地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调解矛盾纠纷。

小树林社区辖区内的小区,多数为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为及时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党委从辖区内挖掘出一批有威望、能力强的热心居民和党员,组成“帮帮团”,协助社区党委解决居民的烦难事。

小树林社区“帮帮团”解百家难,运河区南湖社区,红色楼门长在老旧小区管理中挑大梁。南湖社区推选每个小区的热心党员担任红色楼门长,积极为小区的大事小情忙前跑后。在红色楼门长的带动下,小区道路整修、自来水表改造等多项难题都得到了解决。

基础设施谁来维护?环境卫生如何保持?在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破解老旧小区管理的诸多难题,我市一些社区从辖区党员代表、热心居民中,选出一些热心人成立“帮帮团”“红色监督员”等,让其成为基层治理强大的“后援团”,使居民关心的关键事,在有人牵头、有人协调、有人监督中化解。

众人的事情众人议,小区是我家,共治靠大家

近日,运河区朝东社区党群协商议事厅内,一群人正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艾书记,现在孩子们对手机太依赖,社区能不能在周末搞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

“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大人孩子一起放下手机。”

……

最终,经过多方协商、初定方案、居民表决等“八步议事”,社区决定每周末开展公益书法和亲子阅读活动。

在朝东社区,有好点子,共同分享;碰到难处,一起商量。朝东社区辖区内的12个小区,只有2个小区有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多、人口多、商户多……面对这种种难题,朝东社区广泛吸纳辖区有威望、善调解的老党员、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推行“八步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八步议事”,先后帮助居民解决了下水管道疏通、安装便民长椅等难题。

朝东社区解决难题,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协商;新华区欣怡社区则专门打造了一个“聆听屋”,哪个小区存在难题,就把相关代表邀请过来,共同商量对策。凉亭议事、“话聊室”……我市许多社区都根据辖区实际,打造了居民面对面议事的新平台。

众人的事情众人议,才能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我市不少社区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共建共治的新方式,搭建起居民自治圈、社区共治圈,使得“小区是我家,共治靠大家”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一网“兜”起大小事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改造完后,如何长效保持成为“老大难”。为破解老旧小区管理中的诸多难题,我市一些社区不断谋划自治新路。

“解放北街有个沟盖板被轧碎了,得赶紧换上。”近日,新华区站东社区解放北街小区居民发现情况后,立即在小区网格群里反映。

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有在群里通知附近居民竖警示牌的,有联系施工人员的,当天就把问题解决了。

站东社区共有9个小区,其中,7个为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站东社区将辖区划分为26个网格,社区党委为一级网格,业委会、居民和党员代表为二级网格,志愿服务队及帮扶单位为三级网格。平日里,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一张网“兜”起了大小事。

面对老旧小区点多、面广、问题繁杂的现状,我市许多社区着眼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创新精细化网格管理模式,将辖区细化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由专职管理员。小网格把多方力量凝聚到一起,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社区共治新格局。

2024-03-11 本报记者 祁 洁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1624.html 1 多方合力解难题 老旧小区换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