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在了解到江苏苏州永联村追求共同富裕的新进展后,习近平总书记欣然地说:“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你们是先行者,要把这个路子蹚出来。要继续推进共同富裕,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江南到塞北,从革命老区到开放前沿,一个个村庄找准切口、因地制宜,努力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个千亿村的新追求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
三月春风,吹开新绿。走进江苏苏州永联村,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嫩柳掩映;小桥流水,流淌着江南水乡的韵味。
2005年,从部队退役后的吴惠芳回乡担任村党委书记。规划建设交通道路,安置住房,建设现代化的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医院、学校……短短几年,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永联小镇”建成。
不过吴惠芳很快发现,村里条件好了,但是酗酒赌博现象、邻里矛盾纠纷不断……“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吴惠芳说,“当时就想,看来除了让村民们钱包鼓、生活好,还得有点新追求。”
村里一边设“文明家庭奖”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一边从小事抓起涵养文化、开阔眼界。建设农民休闲公园、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并免费向村民开放;邀请国内外一流文化团体来此演出,组建多支舞龙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队伍;成立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从公厕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入手,点滴培养文明意识;建成数字生活馆、数字永联课堂等,让村民跟上时代的步伐……
2023年,永联村的工农业总收入1616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3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3万元。与此同时,永联村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富足。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形态是什么样子?”吴惠芳感慨地说,“实现物质富裕只答了半道题,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精神富足的答卷也答好。”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
“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习近平
“我管理的19个棚前两天刚摘了4万多斤辣椒,这茬辣椒能摘到7月份,接着再种一茬番茄,一年赚将近30万元应该没问题。”刘思胜笑着说。
惊蛰刚过,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的红寺堡水发浩海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辣椒进入采摘高峰期。
这个产业园是东西部协作项目,去年改制后,家住附近光彩村的村民刘思胜从“打工人”升级为“农业合伙人”。
“这个‘农业合伙人’可不是白叫的,产业园从东部调配农资,还派来了技术人员,我要负责管理。种出的蔬果卖到东部城市去,我再和产业园利润分成。”他说,“去年夏天3个月时间,5个棚就挣了5万元,我马上追加到19个棚。”
近年来,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东部先进理念源源不断输入西部,从新兴领域延伸到公共服务,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提速。截至2023年底,弘德村所在的红寺堡区仅设施农业一项,已实现年带动农户5300余户增收,带动务工2.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居住着20多万来自西海固的移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之初,红寺堡有4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33%。弘德村贫困发生率则高达88%,人均年收入仅1800元。老刘回忆起当年,“锅里缺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年的“干沙滩”已变成“金沙滩”。
昔日脱贫样板,如今致富先行。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到西海固考察时,曾认为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如今,先富带后富,共富路上的西海固正在开拓一方富有活力的新天地。弘德村的变迁折射了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发展,也是“干沙滩”变成“金沙滩”历程的缩影。
蒸蒸日上的“硒”望村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习近平
“这片种的都是富硒大米、富硒油菜籽、富硒蔬菜,我们村还有个别名叫‘硒’望村。”江西于都梓山镇潭头村烈士后代孙观发指着身后的富硒农田说。
不远处,乡村田野的油菜花竞相盛放,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绿树成荫,景观亭点缀其间……
这充满希望的美丽图景来之不易。就在几年前,作为赣南老区的红军村,当地还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禾桶一上楼,无米下锅头。”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潭头村一直把发展的关键放在特色产业上,通过走“产业富民、旅游兴村”的路子实现旧貌换新颜。“我们村交通便利,还拥有6000余亩富硒土地,红色资源也很丰富,这些都是村子发展的宝贵财富。”潭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刘锦华说。
为做大做强富硒产业,于都县引进龙头企业深圳茂雄集团,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不仅带来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还打开了广阔的市场,蔬菜远销粤港澳大湾区。
2023年,潭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0多万元,远超过2019年的5万元。今年正月初十,潭头村连续第五年给村民分红。签字、按手印、领分红、点金额,342户入股的村民代表看着领到手的“真金白银”,喜笑颜开。“现在我们家有务工、民宿租金、入股分红好几份收入,算下来有20多万元。”孙观发乐呵呵地说。
【记者手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然而,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实现共同富裕,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先例,最重要的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
三个村子、三条路径,虽然时间上有先后、进度上有快慢,但最终都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后,孕育出全新的发展动能,蹚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靠14亿多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人勤春来早,只要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共富的蓝图终将成为现实。(新华社记者刘亢 蒋芳 侯雪静 赖星 柯高阳)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图为江苏省苏州永联村景色(2022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资料片)。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