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处副处长史清江表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化关键共性技术“揭榜挂帅”机制,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钢铁、石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河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和开放47个应用场景,开放京雄高速、秦皇岛港等场景资源,探索出业主方和供给方联合成立课题组、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孵化新业务公司等价值共生共创的合作模式,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1%。
省科技厅科技奖励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仲永安介绍,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强化创新服务和多元资金保障,构建省市联动、高效协同、有序推进的工作体系,引育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科技型企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加强区域联动,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刘晶晶表示,将依托中关村的创新资源和雄安新区的战略地位,继续深化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立完善的集成服务体系,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记者桑珊 王敬照 冯阳 米彦泽 王璐丹 张晓超 曹铮 汤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