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4日
第07版:07

一平方米“粗布”缘何能卖四百元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摄影 陈 雷

▲ 对隔膜进行整理

▶ “小”隔膜在制氢中发挥大作用

一片直径1米左右、手感似粗布的圆形“布片”,能卖到400元左右。这个“布片”,就是李振环打了多年交道、最新研发成功的亲水型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在电解制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李振环是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沧州工苑新型膜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在位于沧州高新区的沧州市天津工业大学研究院一楼展厅,公司制作了一套电解制氢生产线模型。“这套电解制氢生产线配备的是一个1000立方米的电解槽。我们为客户提供了1000多平方米的聚苯硫醚纤维隔膜,获得了50万元的收益。”李振环说道。

订单纷至沓来。不仅中石化等大型制氢企业前来寻求合作,清华、北大及众多知名高校也采用工苑生产的隔膜。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规模。

工苑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振环落户沧州这一决定。2022年左右,国内制氢行业发生了一波大反转,而李振环也因入驻沧州,事业迎来柳暗花明。

李振环介绍,2020年国家大力发展氢能源,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制氢行业,国内逐渐形成投资热潮。开始时,国内企业都倾向于使用复合膜,这种技术在欧美、日本应用普遍,具有气密性好、膜阻低的优点。而李振环从事的聚苯硫醚纤维隔膜则因膜阻高、气密性较差,普遍不被科研界和产业界看好,唱衰的声音比比皆是。

2022年,局面发生反转。在欧美普遍应用的复合隔膜,在国内却不灵了。原因在于,国外用的是几十标方的小电解槽,并不适用国内500标方乃至1000标方的大电解槽。复合隔膜开始在国内“降温”。

此后一段时间,应客户要求,李振环带领着博士研究生们开发出了高致密、亲水型低膜阻隔膜,达到了复合隔膜的绝大部分性能,并可以媲美外资企业。从2022年至今,经过一年半的市场验证,亲水性聚苯硫醚纤维隔膜迅速抢占市场,占据了国内碱性电解槽制氢90%以上的份额。

“沧州是我的福地,不仅技术在这里实现转化,而且公司订单明显增加了。”李振环说,沧州给了他很多惊喜,高新区不仅提供了研发场地,还把17号楼给他们使用,5年内免收租金,厂房面积是在天津时的4倍,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产业转化基金……

在来沧州之前,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纷纷向李振环团队抛来橄榄枝,浙江的一个老朋友也一直拉着他去衢州发展。恰好此时,李振环租用的厂房到期。何去何从?正在犹豫不决时,沧州高新区招商部门多次登门拜访。李振环了解到,沧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天津工业大学和沧州合作建设研究院,搭建起产业孵化的平台;高新区规划建设中国膜谷,未来将吸引更多同行;沧州地理位置优越,通勤只需一个小时;用工相对便宜……李振环最终决定来沧州发展。

在公司试营业这段时间,李振环对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称赞有加:“高新区领导主动为我们牵线搭桥,和区内企业天瑞星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天瑞星公司计划生产电解槽,我们可提供隔膜;企业安装设备时,要改变厂房格局,高新区领导主动帮我们协调。”李振环说,做研发和经营企业不同,经营企业需要考虑到产品升级、生产、销售、服务等方方面面。过去,他一直想要快速发展,但每次都遇到很多问题,来到高新区后,这里的服务让一些难题迎刃而解。

在沧州,李振环对未来发展更添信心。他看中的不仅是当前的一些优惠政策,更是未来巨大的产业前景。“河北支持氢能发展的力度很大,沧州发展氢能的‘势’正在形成。沧州有大化工,有充足的风电,政府大力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目前具备电解槽、隔膜、风电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有望形成大产业,企业的订单增加将水到渠成!”

2024-03-14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摄影 陈 雷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1969.html 1 一平方米“粗布”缘何能卖四百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