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杰)当前我市进入春季花粉期。3月17日,市区花粉监测浓度为1053粒/千平方毫米,浓度极高,预计再过一周左右进入高峰期。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卫卫提醒,花粉症患者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避免严重过敏反应。
市中心医院耳鼻喉院区实验室监测,现在空中飘散的致敏花粉以柏树、杨树、桦树、柳树、悬铃木为主。花粉监测工作自3月1日启动,并每天将监测结果公布。3月10日,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超过100粒/千平方毫米,标志着我市进入花粉期。随着气温升高,花粉浓度也将继续上升,越来越多的花粉过敏患者将出现症状。
“过敏症状的出现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抵抗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睡眠不足、病毒感染、不当用药等都可能是诱因。”刘卫卫表示,关注花粉浓度播报可以为过敏患者的早期防护和治疗提供预警,提醒患者及早准备药物,出行时做好花粉防护,如戴口罩、防护镜、清洗鼻腔等。她还提醒,已确诊的花粉过敏患者,可适当提前预防性用药,避免花粉期出现严重症状。此外,由于各季节流行的花粉种类不同,患者可到医院检测过敏原,遵医嘱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