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第06版:06

送别郑振香

本报记者 齐斐斐 本报通讯员 林永香 杜九升

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2018年2月,央视《国家宝藏》第三期,当“妇好鸮尊”揭开神秘面纱后,记者曾采访过郑振香先生。在先生逝世之时,记者一行又一次来到先生的老家东光县,通过她的亲人讲述她倾情考古的光辉一生……

北大考古系唯一的女生

走进东光县东光镇北街村,一问起郑振香,很多人都说:“那可是我们村的骄傲啊!为咱国家的考古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对家乡人们也特别热情。”顺着村口的路,我们来到了郑振香的侄孙郑树谦的小卖部。说起自己的姑奶奶,郑树谦几次落泪。

郑树谦说,1929年10月,郑振香出生在东光县城老十字街东北角的“郑家大院”,后划定为东光镇北街村。

郑振香在家入族谱名为郑镇香。其父郑式询,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和周恩来总理是同学。早年存有和周总理同学时的合影,可惜“文革”初期丢失,郑家不少老人曾见过此照片。郑式询毕业后曾在保定、衡水等地任职,后因不愿为伪政府效力回家乡东光居住,上世纪70年代初病故。

郑振香有4个哥哥,一姐一妹,兄妹7人,是个大家庭。除了二哥郑镇疆和大姐郑镇艳二人早年过世外,兄妹5个都上过学。抗战爆发后,东光沦陷,大哥郑镇圻和三哥郑镇垣因为拒绝接受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先后选择了辍学,也因此终生务农。四哥郑镇坤曾是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退休后随儿子郑洪礼定居北京,于2022年7月去世。小妹郑镇芬在东光县直企业工作。家庭的影响和战争的磨砺,让郑振香从小就有一股不同于一般女孩子的勇敢和坚定。

抗战胜利后,郑振香考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和深造。1952年,北大博物馆专修科被取消,合并为历史系。她选择了当时极少有女性涉足的考古专业,成为那届考古系里的唯一女生。

当时,曾有人问她:“你一个姑娘家学考古,看到那些骨头不害怕吗?”

她回答说:“不怕,在我看来,这些骨头就跟陶罐一样,没什么。”

从此,郑振香就和考古学结下了一生的缘。

1954年,25岁的郑振香本科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并于次年开始攻读北大考古专业研究生。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让她选择了以商周考古为毕生的研究方向。

1959年,而立之年的郑振香研究生毕业,当时她可以留校工作,而她毅然选择了去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当年便去了洛阳考古队任队长,并于1962年到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任副队长。从此,开始了她的考古人生。

直到2002年,因家庭原因,郑振香不得不离开考古第一线。算起来,先生在考古一线一干就是40年。40年间,先生亲历的重要发现不胜枚举,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妇好墓”的发现与挖掘。

与三千年古墓的一场邂逅

2018年2月,央视《国家宝藏》第三期播出,“妇好鸮尊”也揭开了神秘面纱。记者为此采访先生,说到发现“妇好墓”,先生激动异常,音调随即提高,语速也快了起来。至今,犹在耳畔。

1975年冬,安阳小屯村西北角的一片高岗地被列入了“平整工地”的范围,为防止殷墟遗址遭到破坏,时任考古队队长的郑振香立即带领考古队赶到现场。通过探杆钻探,在紧挨着一片棉花地的土层下竟真的发现了夯土建筑的痕迹。经过相关手续的申报审批,郑振香和爱人陈志达、著名考古学家张之恒等人,于次年春天组成考古队,带人分头展开挖掘。

很快,郑振香队伍中有一位技工挖到了一座房基,在房基的正中位置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灰坑。郑振香很奇怪,立即亲自清理灰坑,随即一片长方形的红色夯土呈现出来,她用手一摸,发现这里的夯土又硬又厚,跟上面的完全不同。仔细查看夯土的残存边缘后,意识到,下面可能有墓穴。

随即,郑振香指挥技工们用探铲从夯土的边缘向下探去,可是当探杆加长了5米多,依旧触及的是坚硬的夯土。尽管如此,郑振香决心已下,一定要探到底!

那是1976年5月16日,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那天上工前,郑振香鼓励大家说:“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到底!只要探到底,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是完成任务。”

可接下来的边缘钻探中,几个探孔都遇到了似石头的坚硬东西,打不下去了。先生当即决定选一些有经验的技工,把探杆再加长,在中心部位钻探。这是关键性一铲,也是决定性一铲。当探铲下探到8米深处时,奇迹出现了,技工的探铲突然下陷了70厘米,接着又下陷了50厘米——硬底终于突破了。

“提上来吧。”随着郑振香的指示,手持探杆的工人小心翼翼地将探杆一点点向上提。当探杆整个被提上来后,大家都惊呆了,只见探杆的铲子内沾满了湿漉漉的红色漆皮。

“是墓!”人们兴奋地叫起来。

这时,一个工人在铲子里发现了一件闪光的东西,清洗干净后发现,竟然是一枚玉坠。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

这是中国考古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一天,也是郑振香先生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以郑振香为主的安阳考古队幸运地发现了“妇好墓”。

这是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其中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青铜器共有468件,三联甗、偶方彝、大铜钺等珍贵文物相继现世。过去只停留在甲骨文中的商朝王室生活突然变得真切起来。

“妇好墓”在考古学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和唯一性。上世纪30年代,殷墟王陵区内发掘的大墓均遭古今盗掘,因此人们对商代王室墓的全貌知之甚少。“妇好墓”作为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后墓,年代与墓主身份清楚,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

这一发现震惊了我国考古界,并被评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一生未育

把自己奉献给考古事业

在北京一个老公寓里,郑振香已经住了快30年。她说,搬进来的时候什么样子,到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家具从未换过。

也许在考古人心目中,“古旧”并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这个不大的单元房里,到处都堆积着倾注了她毕生心血的书籍和考古资料,因为记忆力不如从前,郑振香特意把商朝人物关系谱系图贴在了卧室的柜子上。“忘了就看看,这是一种习惯。”

郑振香有很多日记本,其实那里记载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秘密,而是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和思考段落,不为发表,也不为给任何人看,就只为了单纯的“掌握知识”。

在某个日记本扉页,郑振香摘抄了这样一句话:“不要等待运气降临,要去努力掌握知识。”

她还写了这样一句名言:“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发现金刚钻;在深入缜密的思想中,才能发现真理。”

郑振香老家的外甥马晓德告诉我们:“大姨一生为了事业可谓鞠躬尽瘁,多年来非常疼爱老家的兄妹及我们这些小辈们,老人家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马晓德说,郑振香走得很突然。3月14日晚九时左右在家中洗漱间不慎摔倒后去世,没什么痛苦,走得很安详。最近一段时间,老人家小脑萎缩得很厉害,春节前家人还和她通电话,已经记不得郑树谦这个老郑家的“独苗”了。

今年38岁的郑树谦,育有一女一子,是郑振香三哥郑镇垣的嫡孙,也是郑家这一辈中唯一的男丁。“从我记事起,姑奶奶每年都要给我大爷爷寄钱,每年都给,直到去年病重。”郑树谦说。

在郑树谦那里,恰好逢树谦叔伯爷爷家的儿媳董连君来和侄子商量去北京参加郑振香葬礼的事。她对我们说:“大姑这人非常自律。每次回老家,都是提前买好往返的火车票,按时踏上回程的火车,为的也是她一生热爱的考古事业。”

采访中得知,郑振香一生没有生育子女,为事业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36岁时曾经怀孕过,但为了工作,硬是没要孩子。

先生已逝,音容犹存。郑振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她首次利用殷商时期居住和墓葬遗存之间的地层关系,结合出土器物差异,奠定了殷墟文化分期框架。对殷墟考古和殷墟遗址的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主持和参与编写了《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安阳小屯》等重要著作。

当年参与过考古挖掘的老工作人员说,那时候,带领80多人的突击队在现场加紧挖掘的郑振香,就像一位战场上指挥的女指挥员,镇定自若。

是啊,她的一生正如“妇好墓”被挖掘出的第一块美玉,在中国的考古史上永远闪着幽幽的光,带领更多人走向更多更远的历史深处。

2024-03-19 本报记者 齐斐斐 本报通讯员 林永香 杜九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2217.html 1 送别郑振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