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从“一盘菜”到分餐制,从混装垃圾到分类归纳,从就餐文明新风到“光盘行动”,人们更加注重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应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每天早晨开窗通风、打扫卫生,是张嘉琪多年的习惯。上周末,她擦窗户、洗地漏等,给家里来了次大清洗。
大扫除后,她把垃圾分门别类装好,干湿分离。虽然麻烦,但张嘉琪一直在坚持。她认为,推广垃圾分类,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社区也经常宣传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关于垃圾分类的广告也常常见到,行动起来并不难。”
健康环境标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无蚊蝇滋生地,无卫生死角,做好垃圾分类。每个家庭常备3种以上健康工具,如体重秤、血压计、腰围尺、控油壶等,配备家庭药箱,定期整理。
掌握医疗知识和技能
“春困的腧穴调理”“预防近视锻炼三法”“中医补气养血保健操”……在“育才路社区曙光医疗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医生们不定期发布健康指导信息。群里的医生来自我市各大医院的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中医科、儿科等,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不仅如此,社区还邀请医院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丰富居民健康知识。
网络课堂、健康公益讲座、政策宣讲、问卷调查,线上线下……如今,市民在家门口或者打开电子设备,就能享受到形式多样的健康服务。
我市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育龄人群及中老年人的健康进行指导和服务;围绕文明健康饮食知识普及、健康家居环境建设、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推动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
医疗保健方面,有“家庭医生”、日间照料服务站(点)等提供健康服务;运动健身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会不定期免费培训体育项目。
健康知识与技能标准:定期学习健康知识,具备一定的健康信息辨别能力,家中至少一人会测体温、脉搏、血压,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会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看懂食品标签。会使用网络预约挂号等智慧医疗服务,严格遵从医嘱。
培养科学健康行为
健康生活就是饮食健康吗?
“舌尖健康”只是家庭健康的一部分。戴运动手环监测心率等健康指标,跳健身操或做亲子瑜伽,打造干净整洁的房间和庭院……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的方式日益多样,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睡眠、饮食、心理、健身等多个层面。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一养生发展到全面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吃减脂营养餐、塑形健身、打造舒适家居空间……倡导“整体健康”观念,有助于健康生活理念根植家庭,引导家庭成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积极的行动守护家庭健康。
健康行为标准:养成健康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用公筷、不吸烟;每两年至少体检1次;控制体重,管好慢性病;具有良好的健身习惯,每人每周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熟练掌握至少1项运动健身技能;家庭成员间要互相关心,有效化解家庭矛盾,保障心理健康;成年人每天睡眠不少于7小时,未成年人不少于8小时。
营造文明和谐家风
家庭氛围和谐是很好的减压剂。家庭生活快乐温暖,自然就会更加健康。家庭和谐,朋友相助,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有关研究表明,70%的疾病来自于家庭。家庭成员关系亲密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亲人能够帮助自己排遣压力,解决困难,也能激励健康的生活习惯。
提升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素养的过程中,形成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家庭文化。
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营造文明和谐的家风,有利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优良家风标准:营造健康文明家风,遵纪守法,孝老敬亲,夫妻和睦,邻里和谐。熟悉优化生育政策,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