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2日
第03版:03

“看,自来水是这么生产出来的!”

——走进清源水厂认知“水文化”

沧州市中宇小学学生正在参观水厂。

本报记者 周 洋 摄影报道

“大家知道自来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其实江河湖海中的水,并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才能变成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并通过管网等输配环节送到千家万户。”日前,清源水厂副厂长任吉业为参观者详细介绍水厂的各个工序。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这天,我市部分学校都会组织青少年来到位于市区东部的清源水厂参观,认知“水文化”。任吉业这几天也会非常忙碌,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他还要化身讲解员,和水厂工作人员一起为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我们主要为孩子们讲解饮用水的制作流程和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节水护水意识。”他说。

清源水厂厂长高义介绍,清源水厂承担着市区清池大道以东地区居民供水的任务,水厂原水为长江水“直供”,每日的水处理能力可达到6万至10万立方米。且水厂设有化验室,每天负责常规的水质检验,对出厂水进行在线监测,实现24小时动态跟踪。

水是怎样从“浊”到“清”的呢?带着问题,学生们依次到清源水厂的取水泵房、配水井、机械反应池、平流沉淀池、上向流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等厂房参观。大家兴致勃勃,不时向水厂技术人员询问“这是什么原理”“这是干什么”,水厂技术人员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并耐心为大家普及相关用水知识。

“这是咱们水厂的滤池,选用源自法国的先进上向流过滤工艺,是国内首例,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在滤池厂房,任吉业指着一个个“大棚子”对大家说完,很多学生都记在本子上。

“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凝聚着很多劳动者的心血,我以后要加倍珍惜水。”市中宇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关淼在参观完后感叹道。

活动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本次参观学习不仅让他们对制水工艺流程有了深入认识,更让他们具体了解自来水是如何生产和输送的,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学识,知道了每一滴送到千家万户的自来水要经过这么多“历练”。大家表示一定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还要号召亲戚朋友,共同担当节水宣传员。

2024-03-22 ——走进清源水厂认知“水文化”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2576.html 1 “看,自来水是这么生产出来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