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从我省科技基础、产业特点、资源禀赋来看,空天信息、先进算力、鸿蒙欧拉产业生态、前沿新材料、绿色氢能、基因与细胞产业等,应当是我们重点发力的产业方向。
要善于“培土”。如果说未来产业是“金种子”,那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就是这些“金种子”萌发生长的土壤。我们应当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试验”全链条加大创新资源投入,调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未来产业科技攻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持续营造有利于普遍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充分激发广大企业家创新意识。
要勤于“施肥”“浇水”。未来产业往往孵化培育周期长、风险高,尤其需要耐心周到的扶持。我们应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未来产业走好“最初一公里”提供动能;应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需求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等未来生产生活趋势,鼓励全社会共同挖掘和培育未来场景,有效发挥需求对未来产业的牵引能力。
面向未来立产业,锻造产业赢未来。今天的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是“后天”的支柱产业。当好未来产业的“育苗师”,把一粒粒“金种子”培育成“大森林”,新质生产力就能加快发展,我们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就能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