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齐永刚)3月27日,在黄骅中学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前,一场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班会正在进行:黄骅中学高一九班的学生们聚集在象征着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开”标志前,抒发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加深大家对‘四个共同’的认识和理解,让各民族同学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刻苦奋斗,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黄骅中学校长王强介绍。作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黄骅中学以党建引领、学科融合、校园文化、主题实践等为抓手,组织并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系列实践活动。学校设计开发了全长30米的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以“四个共同”为主线,通过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成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新阵地。学校还通过电子班牌、宣传橱窗、大屏幕、校报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灵深处。
近年来,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高标准创建、深层次嵌入、全方位推进,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市民宗局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市大中小学“开学思政第一课”、“推普周”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民族团结一家亲 沧轮儿童心连心”联谊活动、“小冬枣牵手小冻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游等,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