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 程
“出发!”随着一声欢呼,3月26日8时,我市6名骑友从王希鲁闸集合出发,一路沿大运河南下,他们这次骑行的终点是杭州。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所以我组织了这次大运河骑行活动。”领队乔海澎是沧州骑友圈的名人,曾带队组织过多次骑行活动,对于这次远途骑行活动的成功开展,他格外激动。
乔海澎今年58岁,有4年骑行经验。2021年,他曾和另一位骑友沿大运河途经的城市骑行,一路抵达过杭州。乔海澎说:“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美景,感触颇多。当时我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再去感受运河城市中那份不一样的美好。”
平时,乔海澎和骑友们每天都沿堤顶路骑行,日常骑行60公里,赶上天气好时,骑行100公里也是常事。乔海澎说,春暖花开时节,大运河畔美景如画,看得他心里直痒,一想到“烟花三月下扬州”,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便决定再组织一次大运河骑行活动,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准备沿堤顶路骑行,一路感受运河两畔的旖旎风光。
由于往返3000多公里的路程,初步估计要20多天才能返沧,不是任谁都有毅力完成这次远途骑行。为了这次大运河骑行活动,乔海澎作了充足准备,不仅把沿途景点一一做了详细攻略,还写了骑行路段规划,哪段距离较长、坡度较陡,哪里具有一定挑战性都写得明明白白。
带着这样一份成熟的规划书,乔海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骑友们发出邀请,没想到一天就召集到了刘玉臣、孙德君、靳志良、王福国、党振民5位骑友。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骑行团里年纪最小的一个。
本次骑行中,年纪最大的骑友叫党振民,今年69岁,是队里的老大哥。与公路车相伴的11个年头,党振民早已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2021年,党振民曾一路骑行抵达昆仑山脉。在昆仑山脉雨雪交加的天气下,他依然逆风驰行,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听说这次大运河骑行活动,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说:“特别期待这次远途骑行,也为能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韵味感到兴奋。”
靳志良今年67岁,是本次骑行队伍的收队,他骑行经验丰富,也是这些骑友中身体素质最好的一个,曾连续19个小时骑行517公里。“请大家放心,我作为收队,不会落下任何一个队员,也一定保证每个人的行驶安全。”靳志良自信地说。
出发前,6人提前准备好换洗衣服、备胎、公路车救助工具等物品,乔海澎更是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应急药品。第一天骑行结束,里程表上显示152公里,第二天又增加了112公里,大家看着数据不断增加,内心愈发激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沿大运河一路向南,依次到达了四女寺枢纽节制闸、荆门下闸、太白湖、骆马湖等地。其间,骑友们一边骑行,一边领略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尽享这些美丽城市的风景与文化。
“按照行程,我们第六天就能到淮安,在那里,我们将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感受他为党和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很值得期待。”乔海澎说,能在骑行中领略沿线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据介绍,抵达杭州后,骑友们将经过一天的休整后,再沿千岛湖骑行5日,计划在龙川湾景区内建设的国际标准赛道上开启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