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麦返青,在孟村回族自治县牛进庄乡,赵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地头又热闹了起来。追肥机一趟趟驶过,为冬小麦喂上“营养餐”。
此时,多数地块早就完成了追肥作业,他们缘何这么晚?
“这片小麦播得晚,经过软件数据监测、多点测温后综合分析,现在追肥才合适。”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农艺师耿立宫答道。
耿立宫是赵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请来的田管家。这位学农学的大学毕业生,一直致力于精准田管。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种地也有了先进技术和平台的支撑。现在,不再只靠经验说话,还要有数据支撑,精准管理才能激发增产潜力。”耿立宫说,早在三月上旬,他就不时进地,根据Z字形或对角线取点,测量地温和墒情。
“受益于去年冬季降雪,今年墒情不错。实际测量获得数据后,再结合苗情研判,今年第一水要晚浇,所以追肥时间也较往年推迟。”耿立宫说,由于肥料溶解后发挥效力具有时效性,根据长势适时施用,才能提高肥效利用率,为小麦返青拔节提供充足营养。
用数据种田,今年,耿立宫还为赵庄子村请来了一个“智慧大脑”。
只见他在手机上打开“MAP智农”软件,两小时内降雨情况、积温积雨数据、小麦长势及土壤墒情卫星遥感高清图片等一目了然。
今年,为了助力赵庄子村科学种田,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特意为赵庄子村开辟卫星窗口,实时监测、汇集苗情和墒情等数据,让农情判断更加高效、准确。
“根据卫星遥感高清图片,我们可以轻松获知麦田长势情况。图中颜色发黄甚至是发红的部分是弱苗区域。结合图片信息,我们要实地进田调查,分析黄苗弱苗原因,再采取相应管理举措,促弱转壮,为丰收打下基础。”耿立宫说。
此外,由于软件与多个气象平台联通,能将雨情预报精准到两小时内,对于除草等受降雨影响较多的农事活动,也大有助益。
数脑与人脑的结合,让这片盐碱地告别粗放管理,获得了精细“照料”。望着生机勃勃的麦田,忙碌的人们对这季丰收有了更多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