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5日
第02版:02

陪伴近20年,重燃全家幸福希望

杨秀娥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

本报记者 孙 杰

“抓着杆,一点点往前走,我在旁边护着你……”在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乡贺庄子村的一处农家小院,48岁的杨秀娥正帮着丈夫做康复训练。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丈夫能从一个昏睡的“植物人”恢复到现在站立的模样,全家人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杨秀娥和丈夫皮玉玺婚后一直幸福和睦,可他们的生活在2005年发生了逆转。有一天,皮玉玺驾驶摩托车在下夜班回家路上不慎摔倒。更不幸的是,天黑路滑,后面驶来的摩托车直接从皮玉玺身上轧了过去。

送往医院后,皮玉玺经诊断头部受损严重,脑出血、胯骨骨折、下巴错位等。经过抢救,命保住了,但是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多月始终昏迷不醒。“医生说可能成‘植物人’了,最终能否醒过来也不确定。”杨秀娥无奈,只能将丈夫接回家里照顾。那时,两人的女儿还不满三岁。

有人曾劝她趁年轻带孩子改嫁,可杨秀娥坚定地摇摇头。“现在是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不管他。”即便当时情况不容乐观,可杨秀娥不想放弃,她要接替丈夫当起家里的顶梁柱,守好这个家。

杨秀娥家的院子虽然不大,房屋老旧,但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皮玉玺虽瘫痪在床,但衣服干净整洁,被照顾得很好。除了日常护理,她像往常一样,家里大小事都会“告诉”他,每天和女儿去他耳边聊天,帮他按摩。

大概过了一年多,杨秀娥渐渐发现丈夫的眼珠能动弹了,会追着女儿的身影转。“他特别喜欢孩子,舍不得丢下我们不管……”杨秀娥激动地说,当时人虽醒了身体还不能动,但自己别提多知足了。

杨秀娥说,当时丈夫只能吃流食,一天要给他喂五六次饭。又过了几个月,有一次她因事耽误了给丈夫做饭。她随口问了句“饿了吧,我给你做饭去”,然后就准备进厨房,可没想到丈夫竟回了一句“饿”。这个回应让她无比激动——她等这天已经很久了。

丈夫渐好后,杨秀娥的信心更足了。她在院里安装了双杠,时常帮丈夫活动康复,不让他的肌肉萎缩。由于小脑萎缩,他反应慢,口齿也不清楚,说话只能单个字往外蹦,杨秀娥就陪他一起慢慢说。

已经上大学的女儿非常懂事,只要在家就会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她说:“现在我已经长大了,能帮着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了。”在杨秀娥看来,如今丈夫的状况已经好太多了,能自己吃饭,也能依靠轮椅活动……她也终于能抽出一些时间去集市上卖点东西,挣些生活费,生活很有奔头。

“贴身照顾他快20年了,虽然辛苦点,但家庭始终是完整的,这就比什么都强。”提起现在的生活,杨秀娥保持着微笑。她十分满足,乐观坚强的杨秀娥一直未被生活打倒。

2024-04-05 陪伴近20年,重燃全家幸福希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4303.html 1 杨秀娥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