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8日
第04版:04

清明假期,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文旅融合 人市两热

清明假期,各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人们踏青游玩,乐享美好春光。图为4月6日,人们在天津市大理道欣赏盛开的海棠花。 新华社发

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不论“雨足郊原草木柔”,还是“遥听弦管暗看花”,这个清明小长假,大城小镇涌动的人潮、把文化“穿”上身的国潮、吃住行游乐购的热潮,既加速释放了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

文化大餐增添发展活力

4月5日,吉林省长春市南溪里文旅小镇上空,长长的巨龙、夸张的章鱼、卡通的孙悟空等造型别致的风筝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这里正在举办长春市首届风筝嘉年华。现场还有50多名孩子在制作老师的指导下,用手中的画笔在风筝上绘出斑斓的图画。

盘活民俗资源、传承悠久文化。文明而热闹的活动不仅烘托了节日氛围,也有力激发了文旅发展新活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江红表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让传统节日生长出新精神、新面貌。文旅景区、文博机构依托自身资源,融合文化创意巧思推出的消费新场景、新空间,不仅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和互动性,更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和精神享受,让“春日经济”有了满满文化味。

踏青赏花引领别样风景

“听说洛阳牡丹花品种特多,4月又是最好的赏花时节,我和朋友们早早规划了这次行程,放假第一天直接开车过来。”4日下午,来自济南的徐女士到达洛邑古城后,马不停蹄地前往体验馆里换上汉服、做好妆造,沉浸式体验牡丹次第开的盛景。

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赏花踏青成为最热门的出游关键词。鞍山梨花节、林芝桃花节、天津海棠花节、婺源油菜花节、伊犁杏花节……多地增设郊游专线、赏花专线丰富假日出游体验。

多元、丰富的假日产品和服务供给,带动游客出游热情持续高涨。交通运输部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亿人次,日均2.47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53.5%。

旺盛人气激发消费热潮

出行旅游的旺盛人气带动了各地消费市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假期3天,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围绕首发首展、古装走秀、音乐演出、以旧换新等主题,各地推出形式多样的创意市集和限时优惠。“饱眼福”更要“饱口福”,餐饮市场“舌尖上的春天”正当时。据海底捞后台统计,小长假期间,全国海底捞1300多家门店日均接待顾客人次超170万;叮咚买菜线上平台上,露营等场景最适配的水果、卤味零食等品类销量也明显攀升。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表示,今年清明假期境内旅游市场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特别是文旅+餐饮、文旅+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成为热点,不仅彰显出内需潜力,也增强了企业信心。

据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2024-04-08 清明假期,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4420.html 1 文旅融合 人市两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