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 超 本报记者 张梓欣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王龙海接到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邀请,参加了清明节举行的大型烈士祭扫活动。今年49岁的王龙海是黄骅红色朝阳烈士寻亲团队发起人,多年来,他坚持义务为烈士寻亲,带领团队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为一位位烈士寻找亲人。
王龙海之所以走上为烈士寻亲道路,源于一次热心之举。2019年的一天,王龙海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则帮黄骅籍抗美援朝烈士范兴元(黄骅市常郭镇柳林庄人)寻找亲属的信息。家住常郭镇北庄村的王龙海骑上电动车就去了范兴元烈士的村庄。在村里遇到一位姓沈的老人,他不仅知道范兴元烈士,还知道他参加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朝鲜。随后,老人带王龙海找到烈士的两个侄子。得知大伯安葬在朝鲜的一个烈士陵园,两位年近80岁的侄子不住地感谢王龙海。“当时我就想,帮烈士寻亲这个事该做也必须去做,而且将会一直做下去。”王龙海说。
2020年,王龙海加入了红色朝阳志愿者协会,并在此认识了同样在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孙立国。孙立国是黄骅市大赵村原党支部书记。两人一见如故,决定一起为烈士寻亲。去年1月,王龙海发起并成立了红色朝阳烈士寻亲团队。后来,越来越多的爱心志愿者加入到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中来。
2023年12月,王龙海为安葬在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的沧县籍烈士邢连发找到了亲人,当寻亲志愿者联系到烈士的家人时,他们无比激动。邢连发烈士是沧县张官屯人,牺牲于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家人只知道他牺牲在当地的一场战斗中,根据资料记载,烈士的牺牲地与安葬地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但具体在哪儿,无从知晓。在王龙海的陪同下,邢连发烈士的侄子、侄孙前往滨州认亲。终于,在一排排烈士墓碑中,他们找到了牵挂80余年的亲人。原来,邢连发当年在战斗中负伤,被运送到滨州战地医院治疗,后来牺牲并安葬在此。
每一次寻亲,都会遇到不少难题,但志愿者们从不轻易放弃。各地的烈士英名录以及各时期革命战争历史资料成了他们的寻亲“法宝”。王龙海平时十分关注来自各地不同渠道的寻亲信息,遇到与沧州相关的,他都会主动对接进行查找;遇到其他省份的,若是了解相关情况,他也会积极提供帮助。
在红色朝阳烈士寻亲团队里,有专门负责整理登记寻亲信息的人,有分布于各乡镇的联系人,还有为寻亲提供交通支持的义务司机……几年的努力,志愿者们已经先后为黄骅市、沧县、东光县等地,以及其他省市的14位烈士找到了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