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青团沧州市委继续发挥党建带团建优势,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引擎,推动作风再淬炼、导向再鲜明、标杆再拉升、成效再提高,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注入赤诚“青”活力。
常抓教育引导,务实笃行强作风。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筑牢政治忠诚,坚持机关全体党员集体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发挥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以上率下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大视野、全方位、新角度谋划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员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习交流,为开展业务工作夯实基础;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加强个人自学,用好“学习强国”“河北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团青教育上下功夫,注重思想引领,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邀请业务专家授课,着力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在正风肃纪上下功夫,狠抓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要求召开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
紧盯重点任务,聚焦服务优环境。争当优化京津冀交流环境的推动者,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推动政策“走出去”,利用24个“沧州市京津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密切京津冀青少年交流,展示沧州发展优势;吸引技术“走进来”,邀请京津专家学者来沧宣讲,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战略合作,为企业解决瓶颈问题。争当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的践行者,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开展“金团助青企”行动,帮助创业青年募集资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青创大讲堂”等活动,搭建青年电商、农业新青年与青年企业家的联系桥梁;举办“千校万岗”“扬帆计划”“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扬帆行动,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优秀青年留沧发展。争当优化公共服务环境的捍卫者,积极参与“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圆梦大学”、“圆梦小小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困难儿童的助力帮扶;继续打造“来自星星的艺术”工作品牌,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注自闭症儿童;持续擦亮“蓝精灵”志愿服务品牌,为大型赛会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建章立制,科学统筹抓落实。严格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运行机制,谋划业务工作注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部署党建任务注重贴近重点业务实际;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统筹抓好业务工作和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严格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动式评价,把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干部考核体系,做到在党建考评中有业务成效呈现,在业务考核中有党建作用考量,评先评优、选人用人重点向党建强、业务精、成效好的个人倾斜。严格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党务干部任职登记制度,将专(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经历记入干部履历,优先推荐提拔使用,落实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与优秀公务员同等奖励政策,并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
凝聚各界力量,同心聚力提质效。选树优秀典型,激励青年建功立业,开展“狮城好青年”“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青年文明号”等评选活动,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和青年集体积极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建功立业。整合社会资源,动员青年回馈社会,面向“两企三新”组建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市青联、青企协及社会爱心资源共同参与公益助学行动,坚持精准资助,坚持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助力弱势青少年圆梦。注重宣传引导,传递磅礴青春力量,依托沧州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分享奋斗故事,传播正能量声音,引导青年将青春理想融入新时代发展大潮,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