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王 烨 姜 颖 摄影报道
大运河畔的沧县捷地回族乡傅家圈村目前正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村里种植的1500余亩桃树,随着天气变暖,桃花陆续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拍照。桃花竞相开,美景迎客来,当地也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一个“世外桃源”。
“这地方真美。春风一吹,粉红的桃花随风阵阵起舞,特别养眼。”在现场,今年22岁的市民孙颖对记者说。她和几个小姐妹相约来到这里拍照,还发了微信朋友圈,引得很多朋友点赞。“就在市区迎宾大道往南走,开车顶多20分钟,如果骑车沿着大运河堤顶路来这里,会别有一番乐趣……”孙颖热心告诉朋友们。
“俺们村一年有两段人流旺季期。每年4月,桃林进入盛花期,桃花会引来很多游客。到了6月至10月,桃子熟了,来桃园采摘的游客也很多。”傅家圈村桃农路文萍说,近年来,大运河堤顶路实现贯通,大家来傅家圈更方便,尤其是市区的游客,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来到村里游玩,为村里提升了不少人气。
今年55岁的市民孔繁蓬是一名摄影发烧友,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每年春天,他都会骑着车子从市区来到傅家圈村“打卡”:“我经常一大早就来到这里,那时候光线好,景色也美,拍了不少农业主题的作品。”
为实现文农旅融合,傅家圈村还会在每年4月上旬举办桃花主题的文化活动,邀请民间歌唱、舞蹈、武术团队前来,举行文艺演出,为游客带来“静与动”的视觉盛宴。
傅家圈村桃园是块宝地,不仅桃花可以“引流”,桃子还可以鼓起当地农民的钱包。傅家圈村党支部书记付世发介绍,自上世纪60年代起,村民们就开始种植桃树,桃园紧邻大运河,桃子“喝”着大运河的水长大,口感香甜,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村里的桃子多达15种,以高品质精品桃子为主,如黄油王、早黄金、黄金蟠、珍珠蜜等,年产量约300万公斤,产值达到2400万元。
近年来,傅家圈村还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依靠桃园采摘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带头创办桃协会,定期举办桃产业研讨会、技术培训会,组织会员赴外学习考察桃种植成功经验和管理技术等,及时传递桃产业新品种、新技术信息,推进行业技术交流,已将“傅家圈桃”打造成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今年4月,在千亩桃花竞相开放之时,傅家圈村还配合有关部门承办了“傅家圈桃花节”和“沧州市半程马拉松比赛”,进一步扩大了傅家圈村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里的“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