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超
“啊……啊……啊……这里的吼声应该怎样表现才更合适?”张正正一边走一边尝试用不同的语调来展现情绪。此时,他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25岁的张正正是一名配音演员,他从小在沧州长大,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在圈里小有名气。如果听声音,他是广播剧《惊悚乐园》中的封不觉、《心理罪》中的方木,也是动漫《泽塔奥特曼》中的赛罗奥特曼……
对他来说,每个作品都像一个独立的宇宙,从事配音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靠声音穿梭于不同时空,塑造了许多不同年龄和性格的人物。在网络平台,他的作品播放量往往以千万甚至亿为单位计算。
千百种人生
千军万马的厮杀声从不足8平方米的录音棚里传来。
哀嚎、叫喊、搏杀……在这场战争戏里,所有对话和音效全部由14名配音演员完成,张正正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戏足足录了4个小时,对张正正来说,整个过程虽然过瘾却并不轻松。
因为录音棚通常不会太大,一般仅能容纳七八个人,在面对一些大场面的戏份时,配音演员甚至要分批进棚录制。不过这场戏有些特殊,需要配音演员同时录制,哪怕人数一再精简,也要14个人才能完成。此外,为了保证棚内没有杂音,风扇、空调等能够造成空气流动的设备都是“违禁品”。
录音棚里拥挤、闷热,那场戏结束后,张正正的衣服已经湿透,嗓子也因过度嘶吼哑到发不出声音。他推开录音棚的大门,凉风迎面吹来,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那感觉就像从战场穿越回了现实。”
像这样的录制过程,张正正早已习惯,并乐此不疲——配音总能给他带来愉悦。在他心里,进入到角色和场景里去,在配音中体验千百种不同的人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张正正第一次为广播剧配音时刚满20岁,当时还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而他接到的角色却是一位年近半百、身经百战的将领。对他来说,那次配音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那部剧的导演是著名配音演员季冠霖,她曾在热播剧《甄嬛传》里为甄嬛配音。张正正说,录制第一场戏时,季冠霖给予他很多帮助,不断给他讲戏,帮他找感觉。
这次经历让张正正知道了配音该在哪里用力,而不是使劲去表演,或者展示自己的声音。也正因如此,张正正在同一部剧里又得到了一个角色。“是个宦官,还是个反面角色,和之前的将领简直天差地别。”张正正边讲边变换不同的嗓音,来展现两个角色的不同之处。他越说越兴奋,“你能想象在同一部剧里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配音的难度吗?一个是阴柔狡诈的宦官,一个是勇猛刚正的将领,这种经历简直太难得、太迷人了。”
努力与天赋
在圈内很多人看来,张正正是个有天赋的演员。毕竟,初次“亮相”就能获得著名配音演员的认可,并接连在《姜子牙》《白蛇2:青蛇劫起》等多部知名影视剧中参与配音,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但相比天赋,张正正更相信努力。他一直坚信,好声音本身也是一种内容,而优秀的配音演员拥有为角色再塑灵魂的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配音演员,就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角色不分大小,重要的是历练。”张正正说。
为此,他接了很多活儿,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杂”,哪怕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配合其他配音演员完成一段音效,他也会认真完成。
“单挑”和“群杂”是配音的两种方式,单从字面意思就能大概区分出两者的差别。前者指的是单人录制,通常是为主要角色配音,而后者则是由一群配音演员合作完成一段对话和音效,配的大都是小角色甚至龙套。
仅就工作量而言,“单挑”和“群杂”相差甚远,但张正正会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为此,他会在生活中格外留意不同职业的人的说话方式,比如商贩、白领,也会琢磨同一句台词在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发音。“比如一声呐喊,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会怎么喊?悲愤、惊喜、胆小如何区分?总不能都一样吧?”张正正反问道。
不想“出名”
说起来有些好笑。有一天,张正正梦到自己有了孩子,可他刚一张嘴说话,就被孩子当成坏人追着打。
这大概是因为,有段时间,张正正接到的角色大多数是反面人物——内心阴暗的宦官,缺斤短两的小贩,以及叛徒和罪犯……就连为动画人物配音,也是如此。
同行笑称他是反面角色专业户,说,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能知道那个角色是坏人了。
“我一度觉得这事儿挺骄傲的,毕竟我们和演员不太一样,属于幕后工作者,能被别人听出来,那感觉就像成为明星一样。”但直到后来,著名配音演员邓小欧告诉他,被人听出来是一种失败,配音演员的工作不是展示自己,而是让角色更立体。他这才留意到,很多大师级的配音演员是很少能被人听出来的。
“我现在已经不想‘出名’了。”张正正笑着说。
他想要把自己“藏”起来,就连一些宣传活动也尽量回避。
然而,他的作品却越来越火了。在听书软件“喜马拉雅”上,由他担任主角的广播剧《心理罪》,播放量高达7800多万次;他多年前参与录制的《高智商犯罪》,直到现在仍高居平台畅销榜第二名,播放量达2.5亿次……
这些小说有很多是张正正曾经看过并非常喜欢的作品,如今再回过头来参与二次创作,这让他感觉非常奇妙。尤其是在录制《惊悚乐园》的时候,这种感觉格外明显。这部广播剧一共1700多集,先后录制了两年多时间,可以说见证了张正正人生和职业的双重成长。
从去年开始,随着沧州演艺市场的兴起,张正正把视线转到了家乡舞台上。前段时间,一部以大化为背景的话剧在位于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的12°艺术现场上演,张正正就是这部剧的台词指导。“接下来,我还会参与更多舞台剧的创作,希望能为家乡父老带来更多好作品。”张正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