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5日
第05版:05

市公安局“警伴成长”品牌创建活动让未成年人“身”入体验、深度参与

警校共建 为孩子撑起“平安伞”

小朋友跟着交警认识交通标志

“小特警”体验警营训练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王 珍 吴柯彤 孔德峰

学生变身“小法官”,通过模拟法庭“断案”,“零距离”学法;“小特警”走进警营,通过现场观摩、亲身体验、互动交流,了解、体验警营生活;“小交警”走上街头,在角色体验中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市公安局立足工作实际,以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和法律行为习惯养成为目标,打造“警伴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平安伞”。

“小法官”来“断案”

学法“零距离”

“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现在开庭!”伴随着“小法官”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一场“少年版”的模拟法庭日前在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正式开庭。

模拟法庭上,“小法官”们分别饰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角色,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这样的模拟法庭活动,已在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开展了17场。

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是我省首家由公安系统发起、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基地。自2023年5月建成以来,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先后与市中心城区“四区一县”教育部门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并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任丘市、泊头市、河间市、肃宁县等地建立分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活动,让知法守法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共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23次,开展法治宣传、心理健康讲座20余场,全市7000余名在校学生从中受益。

“小特警”进警营

体验别样“警”彩

“稍息,立正!”近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训练场上,随着教官一声口令,身着专属警服的“小特警”挺直腰板,努力将动作做标准。

这些“小特警”,是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与市第二实验小学共同开展沧州少年警营创建活动,150名学生先后走进警营,通过现场观摩、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近距离了解、体验警营生活。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经过层层选拔,选出7名优秀警官组成教官团队,以法律知识和安全教育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解紧急避险、紧急救护、侵害防范等知识。除了理论知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卫技巧等也是“小特警”的学习内容。在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红蓝对抗”比武演练活动中,“小特警”表演的匕首操,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此外,“小特警”还变身宣讲员,与宣传民警一同深入社区、企业、村庄和学校,宣传防溺水、反网络诈骗等知识。

少年警营创建活动,是市公安局推进“警伴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生动缩影。“让孩子们走进警营,直观地体验警营生活、感受警队风采,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将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懂法守法的种子。”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小交警”上岗

争当文明宣传员

“手势保持平衡,眼睛平视前方,站稳不要晃……”市迎宾路小学操场上,小朋友们正在交警的示范下,有模有样地比画着交通指挥手势,俨然成了“小交警”。

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市公安局深化警校共建,进一步加强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宣教民警走进课堂,针对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交警把课堂“搬”到街头,教孩子们认识马路上的标线,让他们通过角色体验,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强化了学生们的文明交通意识。

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市公安局还结合各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护学岗高峰勤务常态化机制,组织交警、特警和各派出所民警,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到校园及周边维护治安及交通秩序,为师生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2024-04-15 市公安局“警伴成长”品牌创建活动让未成年人“身”入体验、深度参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5121.html 1 警校共建 为孩子撑起“平安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