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农村基层减负情况,再次强调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事业发展的大敌。在党中央有力推动下,一系列为基层减负的举措落地见效。广大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主义的捆绑中解放双手,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基层大舞台,实干的劲头更足了,奋进的力量更强了。基层干部、群众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基层减负有实效,还要在“实”字上下功夫。笔者认为,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必当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主线,如此方能将减负精神一以贯之、落实见效。
坚持以基层百姓为根本,抓好“关键小事”。基层减负,减量不减责。减掉的是无关工作实效的部分、减掉的是无关百姓幸福指数的部分,减掉的是多余的部分,但对基层百姓的责任心不能减,为基层百姓谋福祉的决心和信心不能减。通过合并同类项,让会议更加精简,文件精神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做好减负“加减法”,减掉负担,增加基层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要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锚定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群众所愿,要把“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切实抓好“关键小事”,解决群众“心头大事”,于末端见成效,于末端见群众的喜笑颜开,在为群众办实事中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坚持以基层干部为中心,聚焦“甘苦冷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文山会海、纷繁复杂的检查督导,没有精力抓落实,只能以文件落实文件,到头来,只能是文件上越来越精彩,而现实中越来越惨淡。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相继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松绑减负。但调研发现,有的单位对专项整治产生了“疲劳综合征”,文山会海、考核加码、过度留痕禁而不绝。基层干部是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攻坚力量,基层干部有本领、有担当,上级政策贯彻落实就能有成效,基层百姓就会更幸福,基层也会更加美好。因此,必当坚持“严”的基调,聚焦基层干部“甘苦冷暖”,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基层干部为中心,以减负增效为本源,切实关心和关怀基层干部,了解广大基层干部的所需所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给予更多的激励,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从而更能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基层建设中,创造基层更加美好的明天。
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党中央的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党员干部更应恪守“以人为本”的初心,鼓足干劲,为基层创辉煌,为百姓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