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张 军
制作创意书签、开展朗读比赛、举办换书大集……进入4月,新华区开展多项“全民阅读”活动,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营造浓厚读书氛围,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如今,新华区家校共读蔚然成风,农家书屋实现数字化管理,图书阅览室完成区、乡(办)、社区(村)全覆盖……一批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及书香家庭脱颖而出。
中小学师生“抱团”读书
4月10日19时,市中宇小学会议室里,“学长学姐经验分享”读书会正在进行。会员们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教育孩子理念,两小时的读书会,收获满满。
如何让读书为教育服务?新华区各“读书会”进行了有益尝试:全区20所中小学师生“抱团”读书,家长及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阅读蔚然成风,推动教育理念不断转变。
去年7月,中宇小学成立家长读书会,不少家长读书后写起了笔记或心得。学校各个班级几乎都有微信读书群。每天早晨,老师诵读经典书目片段,家长们则“听书”并分享心得。
各种形式的家校共读活动陆续开展起来,中宇小学、路华小学、北环路小学等学校开设亲子读书营、“周末公益讲堂”,并利用周末时间开放校园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讲座等活动。
路华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李泽铭在老师的启发下,渐渐喜欢上了阅读,观察作文还发表在全国性少儿教育刊物上。
此外,李泽铭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读书成果戏剧展演等活动,变得越来越自信。
如今,全区20所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特色读书会,老师、学生及家长都参与了进来。
尽管各种读书会开展得热热闹闹,但仍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为此,新华区又开辟了“周三有约”读书会,学校老师、孩子家长以及慕名而来的读者纷纷加入。
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新华区各学校举办“阅文悦己 经典阅读”“浸润书香 逐梦未来”等主题活动及“讲红色绘本故事”等主题演讲比赛,不断汇聚少年文化活力,推进全民阅读。
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多彩
小小卡片也能记录阅读“足迹”。4月13日上午,新华区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内,20多名小学生在制作创意书签。
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笔、卡片等材料,制作出一张张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书签,有的还配上古诗、名言。随后,孩子们将制作好的书签赠予同学,传递阅读乐趣。
这是新华区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一个缩影。
去年,新华区图书馆开展了“图书馆第一课”“星光读书会”“换书大集”等各类型阅读推广活动,线上、线下开展阅读推广和公益讲座、展览、读者培训、流动志愿服务400余场,惠及读者8万余人次。开展“云上书屋”“新图讲坛”“新图古今”“好书推荐”等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2023年,新华区图书馆累计服务到馆人员约22.6万人次,年度图书借还总量达12万册。
在新华区建北社区狮城书房内,几位读者正埋头阅读,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参加亲子互动阅读活动,还有市民在此借阅和还书。狮城书房可为居民提供图书阅览、图书借还、电子阅览等服务,满足附近居民阅读的需要。而这样的城市书房、社区阅览室,在街道或小区还有不少。据悉,新华区目前已实现区、乡(办)、社区(村)图书阅览室全覆盖。
农家书屋实现数字化管理
“这些年来,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没事还能在农家书屋看看书,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日前,在新华区小赵庄乡西村农家书屋,志愿者们带领村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伙儿热情高涨地谈感想、聊变化。
从图书馆到农家书屋,从流动图书服务车到书香长廊……近年来,小赵庄乡不断开辟全民阅读新空间,为阅读修建一条条“便捷路”。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一系列全民读书活动,打造“青少年阅读”“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等活动品牌。目前,小赵庄乡已建设农家书屋20处、图书阅览室5处、流动书车2个、书香长廊1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农家书屋“打卡”。
知识就是力量。在农家书屋里,西村村民宋和军找到了致富门道。以前他想看种植、养殖方面的书,都得去书店买,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他经常过来“充电”,学到不少农业技术,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新华区建设“互联网+书屋”数字化管理试点,拓宽农家书屋传播渠道,并组织村内老教师、老党员、“百姓名嘴”宣讲员等,用百姓语言、以百姓视角进行阅读推广,引领基层百姓参与阅读、崇尚阅读,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