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疏雨 寇洪莹)“我刚刚送快递经过华府小区门口,发现有车辆违停,把消防通道堵住了,照片已经发到群里了。”快递骑手小刘在“海兴县‘两新’组织志愿服务”微信群发布了这条“随手拍”。海兴县委“两新”工委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立即联系交警部门前往处理,并及时跟踪后续处理情况。
除了社区治理监督员小刘,在海兴县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小哥”当起政策宣传员、志愿服务员、食品安全检查员,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和城市安全的流动探头。近日,党员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外卖“小哥”们在微信群里主动“接单”,认领了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无偿代买的志愿服务。他们笑着说:“以前挨家挨户送外卖,工作内容机械、单调,没有作为党员的身份认同感,行业党组织的成立让我有了归属感,也为我们的工作赋予了新内涵。”
如今,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兴县积极引导调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性,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网格治理”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常态化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我们这个行业,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地点也不固定,但是人员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或许能帮助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县中通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快递员刘哲明说。海兴县以“双报到、双服务”为载体,带动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文明创建等网格治理活动平台,成立爱心志愿服务车队,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选出60余名人员为“兼职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县快递物流行业第一党支部书记张胜杰说:“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关注持续升温,遍布大街小巷的‘暖新驿站’‘小哥微家’等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在被城市需要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城市重视着。作为新业态领域的从业者,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积极向社区报到备案,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社会。”
据悉,近年来,海兴县积极整合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力量资源,成立外卖、快递物流和物业三大新业态行业党组织,依托县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市场等场所,建设12个标准化暖“新”驿站。不仅为“两新”群体提供日常工作生活服务,满足他们歇脚休息、饮水热饭、手机充电等现实需求,还开展各类丰富活动,打造属于“两新”群体的温暖家园,切实提升“两新”群体归属感,打造一支渗透全县各个角落的基层治理服务队伍,进一步织密党群志愿服务网,激活海兴县基层治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