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第02版:02

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引向深入

人民日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中华文化基因,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要求贯穿维护国家安全的各方面全过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强调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防范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国家安全工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斗争,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发展,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摒弃零和博弈、绝对安全、结盟对抗等旧观念,促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协调。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主张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宽广战略视野、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世界情怀。

彰显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实践在理论指导下走向深入。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总体国家安全观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彰显出磅礴的实践伟力。

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更加完善。我们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制,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出台《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等,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从制度上有力强化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更加有效。以新的国家安全法为引领,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数据安全法等国家安全立法纷纷出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为依法捍卫国家安全提供了充分法律依据。针对干涉内政、非法制裁、“长臂管辖”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出台《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等,作出细化规定,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更有效的法治保障。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更加牢固。强化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我们坚持“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与常态化宣传教育相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有效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作用,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我们有效破解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难题,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们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斗善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妥善应对疫情、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生物安全、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新兴国家安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保持国家安全大局稳定……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贯彻继续引向深入,更加自觉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驾驭纷繁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二)

据《人民日报》

2024-04-18 人民日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5449.html 1 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引向深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