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第06版:06

新大运河散文

读樱

田万里,河南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美文》等,散文集《青春的阿克苏》荣获第25届北方优秀文艺图书奖。

田万里

这樱花的歌唱是多么动听!这馨香的歌声是多么快乐!

鸟儿的叫声色彩斑斓,一朵朵、一瓣瓣环绕在周围是那么悦耳。这个春天,每一棵樱花树都显示出了鲜明的个性,每一朵樱花都绽放出了自己的心声,每一片花瓣都找到了自己真实的故乡,就像我多次在文章中所说的,樱花的馨香是音乐,是舞蹈,是生活,是希望,是生态,是自然,是樱城鹤壁的大美之所在。

我懂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懂得淇河已经诵读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如果把淇河仅仅当作一条河流来诵读的话,这条从《诗经》走过来的淇河,就会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生生不息的文化承载和感召,会在淇河讲述的故事里渐渐远去。时间长了,淇河就会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沿着淇河历史的堤岸,我们都是阅读者,阅读每一座山,每一条谷。阅读每一朵浪花,每一滴清澈。阅读每一条鱼儿,每一声蛙鸣。阅读每一棵树,每一棵小草。阅读每一朵花儿,每一片绿叶。

3000多年过去,有关淇河的传奇故事,虽然断断续续,已经模糊不清,但淇河的水依然是清澈的,清澈之下的殷商故都朝歌依然是清晰的。商王帝辛自焚之前,回望今天阳光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殷商故土的力量。

今天,樱城鹤壁人的脚步,又在城市创建的伟大构想和发展中起航、腾飞。樱花丛中,一张张笑脸时隐时现,仿佛鲜花绽放在某种和谐之中,嘈杂的人声又似鸟语花香在林间飞来飞去。我穿梭在各种各样的色彩之中,那些白色的樱花、红色的樱花、黄色的樱花、粉红色的樱花、浅绿色的樱花竞相绽放,相映成趣。

我的目光浸透这些色彩,恍惚中似乎又突然发现,这是它们本来的母语,我在文章里多次所表达的,就是这片樱花树林的初心。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四首》中写道:“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虽说是描写男女之情的,但透过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垂杨飘拂的河边,或深深的巷子里,到处都有樱花的馨香在吹动。

似乎我也是一朵馨香,不停地在散发着。樱花的花蕊创造了一个好心情,让我居住在花香深处。爱樱花,赏樱花,读樱花,而且日日夜夜离不开樱花的一个人,生命从此得到了极大的调整和修正。这灿烂的樱花就像一汩汩清泉喷洒出来,让我看到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它们的存在是督察人类的文明程度,或许还是传统文化的检验者。

沿着华夏南路来来去去,这在平时感觉就有所不同,更何况樱花绽放的这个四月。我心有所悟,神有所思。如果忘记它们的故乡和璀璨的母语,就会否定它们灿烂的存在,这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有关世间万物的本质和答案。于是,每每工作或写作之余,我都会忘情于此。穿过华夏南路的樱花树林,或走入一朵花瓣的空间,张开的双手抚摸着馨香,痴情地吮吸着色彩,我的生命从此也得到尽情的释放,这是其他爱好无法比拟的。

同样,漫步在淇河两岸,似乎我的生命里早已包含了这一切。脚步指导着我的行为举止,樱花引领着我的感慨赞许,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的。作为一个赏樱人的这些举动,樱花树早已看在眼里。

四月朝我走来,樱花朝我走来,馨香朝我走来,有关这些阅读对于脚步来说,在来回移动中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和召唤。

馨香浸透在沉默或灵魂深处,似乎轻微的一点心跳就能激活生命的美好和魅力。人与大自然,只有在这样的和谐之中,才会懂得阅读的主旋律。

2024-04-19 新大运河散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5572.html 1 读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