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势中国包装联合会把更多前沿技术落地转化成优秀产品?如何对接更多专业团队解决现实问题?如何依托协会资源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近日,10余位沧县包装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在相关部门带领下赴京取经——
“我们与清华大学研发团队及微构工厂等应用相关技术的企业有全产业链串联项目的合作,清华团队也倾向开拓下游市场,我们愿意为研发团队和沧县企业间搭建桥梁进行技术对接。”
4月17日上午,在沧州市科技局与沧县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带领下,16位沧县包装产业龙头企业代表前往中国包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包联)展开调研座谈。针对沧县企业提出的痛点问题,中包联塑料包装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晓梅表示,愿意为有专业化需求的企业提供资源,帮助他们实现小组交流或技术进修。
提出问题的是鑫然(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友志。鑫然是我省率先获得餐盒、吸管、膜袋、刀叉勺全降解资质的企业,一直致力于环保新材料的改性研发及制品的生产和推广。刘友志希望能够在中包联的引荐和支持下,与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企业进一步沟通合作,站上降解率高、降解环境要求低基础原材料应用这一行业风口。
座谈会上,沧县包装联合会会长李乐天也当仁不让提出四连问:
“中国包装联合会承接的包装设计大赛,其赛事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可否转化为企业应用的产品?”
“协会联系面广、影响力强,能否利用咱们协会对我们集群产业进行集中宣传,将我们的品牌名片擦得更亮、品牌声音传得更远?”
“依托协会的资源,我们能否对接更多专业化的研究院所及团队,精准破解我们遇到的问题?”
“协会可否帮助我们协调国内包装印刷产业优秀展会的组委会,给我们划分专区进行统一规划,有组织地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呢?”
中包联副秘书长胡正阳对企业问题逐个解答。目前,中包联所承担的项目课题涉及产品市场转化,已经开创了两种非常成熟的模式:一是由中包联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收集筛选,二是通过组织命题式赛事,帮助企业低成本收购所涉及版权。同时,无论是产品宣传还是主题展会,都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定制团队,为目标客户进行定向邀约,并帮助企业以组织名义布展,扩大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影响力。
前沿技术 “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装置不用化学制剂,只靠放电就能处理工厂的污水废气?”看着实验室内的处理装置,沧州北方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波兴趣颇浓。“没错,这是我们应用等离子体辅助气相沉积内的设备。通过调整电压,我们可以实现废气和污水的100%处理。”北京印刷学院的老师补充道,目前这一设备还没有投入工厂实现批量使用,学校方面也希望沧县企业多提需求,助力成果落地转化。
当天下午,大家前往中包联会员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深入实验室,观摩材料制备及应用场景,听取高精尖技术设备的相关介绍,精准对接包装印刷产业技术资源。
“我们在瓶子内部镀上氧化硅、氧化铝、DLC(类金刚石)等阻隔层,不仅抗腐蚀,还能防止塑料中增塑剂等有害成分迁移到罐装物里。”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技术,沧县企业十分感兴趣。
在此前,中包联与沧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多次来沧县企业进行调研培训。中国包装联合会是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沧县则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中国·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杜生镇药包材产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作坊式”的单个企业发展到如今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涌现出了四星玻璃、康复药包材等一大批在全国药包材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规模企业,被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中国医药包装产业基地(沧县)和塑料中空包装产业基地(杜生镇)”的称号。
这次活动不仅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拓展延伸,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京津冀包装产业的资源共享,以此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