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金丽
巴连甲,海兴县小山乡张皮村一位普通农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抢救性搜集整理当地烈士故事,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建起红色档案室、捐建村烈士陵园,协助村小学建起红色基地……这一坚持,就是40年。
4月9日,本报刊发通讯《巴连甲:40年情注红色历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转发、点赞、留言。4月16日,海兴县委宣传部专门召开巴连甲先进事迹座谈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鹏主持会议,巴连甲的朋友、家人、村民等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他的故事。市政协原副主席武金琢进行了精彩点评。
为研究红色文化,卖粮偷攒私房钱
海兴县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兆新与巴连甲是相交二三十年的老友。他的开场白简单明了:“我们几乎每天都交流冀鲁边历史、海兴红色历史的有关内容。别看他是农民,对红色历史却很有研究、很有见地。我们是知音。”
李兆新曾任海兴县党史办主任,熟稔海兴红色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他去张皮村了解红色文化时,结识了巴连甲。他比巴连甲大4岁。在他眼里,巴连甲红色文化知识渊博,而且谦虚好学,为人实在善良。巴连甲家庭条件并不好,却给自己“约法三章”:演讲时不接送、不收费、不吃请。李兆新也曾开导他:去附近乡村讲课还好说,如果去其他县市,来回要坐车,都要自己花钱。如果一些单位非要给讲课费,你就收下吧。巴连甲却连连摆手,坚守自己的初心。
李兆新还透露了一个连巴连甲的家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这么多年,巴连甲搜寻红色文化即使再节俭,也得有花销。这些钱从哪儿来?开始巴连甲不愿说,最后被李兆新逼问急了才吐露实情:原来,每次去卖粮食,他都偷偷藏下一点儿私房钱。不敢藏太多,太多了就会影响家里的生活,只要够出门寻访、打印材料的钱就行。座谈会上,李兆新感慨:“一个男人卖粮偷攒私房钱,都是为了研究红色文化啊。”
初中文化的他,参与编写课外辅导教材
海兴县关工委副主任丁平德介绍,2021年,沧州创建青少年教育工作室。因巴连甲办了家庭红色档案室,县关工委找到他,聘请他为青少年教育工作室主任。从此,他以自己的家庭红色档案室为依托,在海兴青少年中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尽管只有初中毕业,他的演讲却材料翔实、故事生动,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
关工委组织编写学校课外辅导教材,其中涉及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他们想到了巴连甲。几十年搜集整理红色文化,巴连甲几乎天天和文字打交道。日积月累,他具备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这套教材中的不少篇章就出自他的手。丁平德说,拿到这些文章时,连他都惊叹,没想到巴连甲的文章竟这么流畅生动。
座谈会上,当丁平德听完巴连甲女儿巴健的讲述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巴健说,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总在读书写字,不是坐在炕上写,就是趴在窗台上写。有时候半夜一觉醒来,睁眼一看,他还在灯下写。她纳闷:爸爸又不是作家,到底在写什么?后来爸爸告诉她,海兴是革命老区,发生过许多英雄故事,必须记录下来,不然以后就没人记得了。
听说学校要建红色基地,他二话没说就来了
张皮小学校长梁连等和巴连甲是邻居。他说,2021年3月,学校筹建红色基地,想找巴连甲帮忙。可那时巴连甲白天在外打工,晚上才回家。梁连等连续找了4个晚上,才找到他。
“学校没有这部分经费,我们给不了任何费用。”说这话,梁连等心里也打鼓:人家能放着一天百八十元的活儿不干,到学校来义务帮忙吗?谁知巴连甲二话没说,立即应承下来。第二天一早,准时到了学校,红色基地的筹建工作因此得以迅速启动。仅用20多天,张皮小学红色基地就赶在清明节前建成了。
“后来我才知道,巴连甲老伴儿开始不同意让他来。他家是庄户人家,就靠农闲打工赚个辛苦钱补贴家用,可老巴还是来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老伴儿的?”梁连等语气里满是歉意。
巴连甲听后搓搓手,不自然地笑了:“我也没别的本领,就是给老伴儿讲故事,讲村里烈士们的故事、支前模范的故事。这些故事感人呀,老伴儿听着听着就动情了,工作也就做通了。这么多年,没有老伴儿的支持,我也做不下来呀!”
女儿成义务讲解员,陪他一起传播红色文化
座谈会上,巴连甲的女儿巴健深情讲述了自己从小看爸爸搜集整理红色文化的点点滴滴。
巴健年龄稍大,就能给巴连甲当帮手了。每到这时,平时和颜悦色的爸爸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非常严厉。一次,巴健整理张皮村战争年代参军入伍的战士名单,一不小心漏写了一个,巴连甲急了眼,说漏一个名字,就是忘记一名烈士,这怎么对得起牺牲的英雄!
巴健说,爸爸的那辆破自行车是搜集红色文化道路上的功臣。他骑着这辆破车子,跑遍了周边乡县,还自己贴钱去沧州、石家庄、山东省无棣县等地,搜集整理了150份老战士回忆录,建成了红色档案室。后来又提议在村里建烈士陵园,让张皮及牺牲在张皮的烈士们有个归宿。村里资金紧张,他就带头捐款。
学校建红色基地时,需要排版做展牌。巴连甲盯着排版,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打印店的工作人员说:“这事儿我们做就行,回家等消息吧。”他坚决不肯,说:“这是历史,一丁点儿都不能错。”
红色基地建成后,巴连甲更忙了,巴健也成为义务讲解员。她说:“传承红色文化这条路,我会坚定地陪着老爸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