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宁 通讯员康玉刚)日前,沧县一位76岁老人因肚疼难忍,到沧县医院就医,检查发现,老人膀胱里竟然长了一枚鸡蛋般大小的结石,后经微创手术,结石被成功取出。据了解,老人之所以长结石,主要与他长期喝水少、久坐憋尿等习惯有关。
一个月前,76岁的张奎(化名)时常尿痛、尿急,开始他以为是因为年纪大了,没太在意。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发烧的症状,肚子也疼得厉害。到沧县医院一检查,发现其膀胱内有一个直径5.5厘米的结石,如鸡蛋般大小。医生经过详细询问,得知老人平时喝水少,还经常久坐憋尿,这些不良习惯都可能导致患上膀胱结石。
根据老人病情,医生对其进行了钬激光微创碎石手术。术后,老人情况明显好转。“膀胱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病因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其他器官疾病有关。最常见的生活饮食习惯有饮水少,憋尿,吃太咸,摄入过多草酸高食物、嘌呤高食物等。”沧县医院外四科主任李伟说,泌尿系统结石复发率较高,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容易中招。
如何预防膀胱结石?李伟建议,平时要适当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出。成年人一般每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在夏天或剧烈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因为大量出汗会浓缩尿液,不利于盐类、矿物质的排出,容易沉淀形成结石。饮食宜保持清淡,多食用富含纤维的粗粮,限制钠盐摄入,少食含草酸、高钙的食品。
“适当增加运动量也能预防结石的形成。”李伟说,可选择的运动有跳绳、打篮球、跑步等。但患者如果有较大泌尿结石,则不宜盲目进行跳绳,以免结石卡在输尿管,损伤肾功能。如果膀胱结石是由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等引起,应同时治疗,以免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