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对使用医保目录内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院内制剂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产生的住院费用提高15%的支付比例,全市各级中医院住院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降低100元。以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为依托,不断开辟中医药队伍“新路径”。建立了10个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积极推进市、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与京津冀优质中医资源,建立定期坐诊、挂职交流、委派培训等协作机制,目前全市10家公立中医院已与26个京津名院、京津优质中医医疗机构名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专科联盟或专家坐诊。
同时,注重智慧化赋能中医药工作,推进覆盖全市的中医药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探索打造中医互联网医院,推进公立中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创新中药药事服务模式,计划建设14个智慧共享中药房,辐射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处方、审方、调剂、复核、煎煮、包装、发货等全流程可追溯,缩短患者等待取药时间,将煎制的中药配送到家,满足城乡居民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