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石家庄刚开放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2024石家庄摇滚音乐季正式启动。
当各色光束将0号高炉、2号高炉映照得酷炫十足,话语乐队、梦灵乐队接连登上舞台,瞬间点燃全场。一场钢铁与艺术的“对话”在这里展开。天空突降大雨,却浇不灭现场的热情。
高炉里不再流淌通红的铁水,厂区中不再响起机器的轰鸣。从石钢旧址到工业遗址公园,时光流转里的破茧重生,有一代人记忆中的工业荣光,有城市锐意向新的脚步,也有功能重塑的“活性保护”。
始建于1957年,2018年启动搬迁,2023年进行改造再利用,2024年变身工业遗址公园——短短几十个字,浓缩了石钢和石钢遗址的历史与由来,却写不尽一座钢厂在工业史上创造的辉煌,写不尽几千名工人在此挥汗如雨的如歌岁月,也写不尽我们将遗址变为公园的初衷和愿景。
建筑学家吴良镛说,“一个城市是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有机载体,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总是经常不断地代谢的”。代谢,是历史发展进步的自然规律,但代谢不应等于忘却。当钢厂外迁,这片厂区是粗暴地拆除,开发光鲜亮丽的商业楼盘,还是任其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和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上海杨浦滨江工业带、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样,都是在功能重塑的思路下,对工业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探索与实践。
下沉广场的历史印记和地面上的壁画,真实还原上世纪90年代末的石钢厂貌,也记录下石家庄独特的工业历史文化。摇滚音乐演出季、影视文化跨界艺术展、青年音乐汇火热启帷,咖啡店由老仓库改建而成、餐厅充满钢铁气息、艺术工厂由车间改造……石钢工业遗址公园是旧的,也是新的;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老厂房、旧设备,没有隐入尘烟,而是贴上新的标签,换了一种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保护工业遗址,就是保护城市的工业文化和集体记忆;对工业遗址的有效利用,是留住历史也是创造未来。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繁荣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间等主要任务。建设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就是要以工业旅游的方式激活沉睡的工业遗产。
电影《钢的琴》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座落寞的钢厂遍布着工业建设时期留下的厂房,工人们静静站在远处,看着不再冒烟的烟囱在爆破中轰然倒下。而石钢遗址则是另一个版本:一座“赛博朋克风”的公园,拓展了城市的文化空间,高炉成为摇滚乐队独特的舞台背景。不知不觉间,城市的工业发展史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一同走进人们心中的,还有炼出专业化特钢的自信和骄傲、一代代产业工人燃烧青春的激情、厂址搬迁转型升级的河北故事。
“钢的琴”演绎新故事,愿这故事更精彩、更动人。
逾千人将获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农民工比重创新高,占18.2%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樊曦 黄垚)“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记者27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今年全总将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其中,常规奖章表彰对象中有农民工172人,占18.2%,比重再创新高。
全总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五一表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评选表彰的重要导向作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注重推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象,在常规表彰对象中,有48.6%的奖状、33.7%的奖章、35.5%的先锋号属于新质生产力对象;向重点产业倾斜,在常规表彰对象中,有84.4%的奖状、71.4%的奖章、74.9%的先锋号属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产业或本地区的重点产业;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向产业工人倾斜,常规表彰的奖章对象中,产业工人380名,占40.3%,高出规定比例5.3个百分点。
同时,常规表彰对象覆盖了19个行业大类,以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为多。在评选表彰工作中,工会高度重视选树非公企业先进典型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常规表彰对象中,奖状、奖章和先锋号非公比例分别占44.0%、39.0%、40.3%,高出规定比例9.0、4.0和5.3个百分点;在常规表彰的奖章对象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39人。
在表彰对象中,今年还单列了37个奖状、145个奖章、78个先锋号名额,用于表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者和在组织国家重大活动、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