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静然)连日来,围绕肃宁发现烈士紧握照片82年的故事,本报先后以《一张深埋82年的照片牵出一段感人往事》《南京爱心团队修复照片 清晰还原女子样貌》为题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4月28日,来自山西省晋中市的薛女士传来消息,她的大爷爷与报道中的烈士信息高度吻合。
近日,肃宁县“雪村突围战”烈士墓迁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一位烈士遗骸胸口处发现一张照片。随后,江苏省南京市的TR美术工作团队对照片进行了修复还原,修复后照片中那张清秀面孔再次引发关注。这也引起了山西省晋中市薛女士一家人的注意。薛女士看到新闻后激动地说,这位烈士的信息疑似她大爷爷,照片中的女子也和她的二姑奶奶长得很像。
薛女士从小就经常听父亲讲述有关大爷爷的事——他出生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六人,大爷爷早年参加革命,后来杳无音信。
“大爷爷参军后给家里写过几次信,最后一封信地址写的是河北省怀来县。信中说,他在部队里当起了裁缝,给战士们做衣缝扣。”薛女士说,从那以后,大爷爷就再也没给家中写过信,家里人也预感到他可能牺牲了。
新中国成立后,薛女士的爷爷多方打听,试图找到大哥的下落,但始终未果。
虽然,各种报道中关于烈士的信息透露较少,但报道中的几个细节还是引起了山西薛家人的注意。
抗战时期,薛女士的大爷爷和村里青年相约参加革命。临行前,兄妹几人凑了6枚铜钱给他带在身上。
“那个年代流通的是银圆,但在农村,很多人家里还保留着铜钱,一是珍贵,二是觉得它能保佑平安。”薛女士说,这恰巧和新闻报道中的“在烈士身边发现六枚铜钱、四发子弹、四个白色衬衣扣子等遗物”相契合。
“二姑奶奶和她姑舅家的孩子玩得比较好,他们是唱戏的,二姑奶奶小时候经常去听戏,他们就带她拍了照片。当年,大爷爷临行前,也是带着我二姑奶奶的照片离开的。”薛女士说。
薛女士介绍,家里最小的姑奶奶仍健在,已经97岁高龄。
目前,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正对烈士遗骸DNA进行鉴定,4月28日下午,团队采集了薛女士家人的信息。相关信息仍需进一步核实认证,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