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第05版:05

运河区找准新增问题、盲点问题,“对症下药”破解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问题——

把脉找症结 对症开良方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路胜春

▲志愿者把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居民的“幸福驿站”。

近日,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世纪家园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进行巡查时,发现派尼小区门口路面出现破损,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经社区多方沟通协调,不到一周就将破损路面修补好。

挨个小区转、各个角落看,发现哪儿存在问题,迅速协调解决。公园街道办事处深入开展生活小区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小区环境与居民幸福指数双提升。

公园街道办事处生活小区环境整治行动,是运河区“四清、四修、七规范”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缩影。为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面貌,今年以来,运河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四清、四修、七规范”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四清”,即清垃圾、清杂物、清小广告、清违停车辆;“四修”,即修路面、修墙面、修玻璃、修照明;“七规范”,即规范公益广告、规范垃圾桶、规范晾晒、规范消防设施、规范无障碍设施、规范摆摊设点、规范文明养犬。自“四清、四修、七规范”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运河区聚焦常态化创建、精准创建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四清、四修、七规范” 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是运河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运河区抬高工作标杆,聚焦短板弱项,着力破解文明城市创建难题。

组建专项督导组,对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地点,以会议调度、现场解剖、问题现场交办等形式进行不间断督导,在基层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

对全区105条背街小巷进行精细化管理,安排专人对背街小巷进行不间断巡查,对垃圾乱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创新培训方式,定期组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各责任部门、各乡(办)各社区(村)负责人在给别人“挑毛病”的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营造赶超争先的浓厚氛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捡拾烟头、清理小广告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

……

找准新增问题、盲点问题,“对症下药”、全力攻坚,街巷更干净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了,文明的接力棒在众人手中传递。运河区将持续聚焦民生实事、瞄准短板弱项,把文明城市创建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新期盼。

2024-04-29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路胜春 运河区找准新增问题、盲点问题,“对症下药”破解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问题——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6396.html 1 把脉找症结 对症开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