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第07版:07

书写乡村生态人文新篇章

王 帅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广大基层干部要破译乡村振兴密码,就应写好生态、人才、文化新篇章。

以“绿”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生态新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已在生动实践中开花结果、惠及民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发展才能高效、永续。

广大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树立绿色发展的政绩观,以矢志不渝的初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扎实筑牢生态文明的思想根基。聚焦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入学习变废为宝的生态智慧,抓好落实、促进增长、优化提升,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民增收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在和美乡村书写出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的生态文明新篇章。

以“人”为笔,绘就乡村振兴人才新篇。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广开“引才、育才、留才”之路,打造一支乡村振兴人才强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引才,就是要用好政策吸引人才,加以“真金”、汇以“真心”、注以“真情”,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做好人才保障工作,用百分百诚意招揽人才;育才,就是要重视人才培育工作,联动相关部门、学校,设立乡村振兴工作室,开辟产品试验田,既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也要注重乡村振兴一线实践,以研带学培养研究型人才,引导“新农人”将科技应用的论文写在“田埂上”“泥土里”;留才,顾名思义就是留住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最终还是要能够留住人才。要精准摸排提高人才的岗位匹配度,将人才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人才最大价值,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让他可以放开手脚,释放出最大的潜能。

以“文”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文化新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文化自信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文化本身就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是乡村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乡土人情和人文精神,也是在本土孕育成长起来极具特色的精神寄托。它可以是村晚、地方戏、舞蹈,也可以是文字……实施乡村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富了“腰包”,更要富了“头脑”,不当“穷秀才”,更不能成为“土大款”,只有文化的沃土深厚,才能让村民更好地扎下根,激发起发展的内生动力。广大基层干部当从传统文化中淬炼自信底气,涵养文化底蕴,聆听历史回响,阔步新的征程,引导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2024-04-29 王 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6411.html 1 书写乡村生态人文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