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胡伟翔 周如凤
“不知不觉,我到这里已快两个月了,这里民风淳朴,孩子们天资聪颖、善良,充满了朝气。”河北边检总站黄骅边检站民警石辰宇介绍,他于今年3月3日顺利抵达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中心小学,开启为期一年的驻校支教工作。他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石辰宇今年24岁,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决定,他主动请缨前往广西三江支教。作为河北边检总站此次派出的最年轻的支教民警,他负责英语和体育两门科目教学。为了教好孩子们,他主动向前两年支教的战友取经请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气候环境等,并做好充分准备。抵达支教小学后,他第一时间找到学校领导,了解学校、学生和教学任务,并根据学校分配给他的五年级教学任务制定了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石辰宇说:“初次与孩子们见面,孩子们对我非常好奇。”很多孩子发问:“老师,你是哪里人啊?”“老师边检站是干吗的啊?你有没有抓过罪犯啊?”……孩子们天真可爱地提出各种问题,他都一一解答。“来到这里的第一课,我为他们讲述了禁毒、安全、学习兴趣和爱国,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也很感兴趣,有孩子下课后专门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以后肯定不碰毒品!’‘老师我很爱国的,我也想当警察抓坏人!’我看着他们,意识到这里虽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但是这里充满希望。”石辰宇说。
根据定好的课程计划,两个月的时间,石辰宇教的英语课已讲到了第四单元。体育课上,他化身孩子们的大朋友,带大家做各种热身运动,教孩子们打篮球,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从三尺验证台到三尺讲台,从人民警察到人民教师,石辰宇感触颇多。“这段时间里,我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收获了宝贵的阅历和‘亲情’。”石辰宇说,“支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虽然这次支教只有一年时间,但我一定努力备课、努力教课,通过我的努力为老堡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