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第03版:03

“烟卡”游戏风行 小烟盒背后藏隐忧

本报记者 孙 杰

近期,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新游戏风潮——玩“烟卡”。而由此可能带来的小学生沉迷“烟卡”、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烟草制品等问题,也引起部分家长和教育人士的担忧。

有人为它翻垃圾箱

记者了解到,“烟卡”即从卷烟盒上剪下烟标,再折叠制作成纸牌大小的卡牌。玩法比较简单,将“烟卡”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烟卡”拍翻面,谁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

“真烟盒制作的叫‘真烟卡’,商店里卖的叫‘假烟卡’,一张‘真烟卡’能抵换三张‘假烟卡’。”三年级学生小狄(化名)说,自己身边很多同学都在玩“烟卡”,他们还会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

一位家长表示,最近回家时总能看见孩子们放学后在小区里转悠,四处寻找和捡拾废旧烟盒,还有的小学生甚至到垃圾桶里翻找。

无独有偶,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刚上一年级,但对“烟卡”游戏已十分了解。“为了制作更多‘烟卡’,他除了盯着家里的烟盒,还会找爷爷、外公或其他亲戚长辈帮忙一起收集。”这位家长表示,儿子现在对这个游戏已经“上瘾”,不能再由着他了。

一些网店已售万余件

“烟卡”在线上线下渠道的销售,也对这个游戏在小学生中风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者走访市区一些文具店、商店发现,一些商家在较显著位置,就有类似“烟卡”的卡片销售。这些卡片虽然不是用烟盒制作,图案却和品牌香烟的图案相差不大,经常会有小学生驻足选购。

“烟卡”也出现在电商平台。在某购物平台,记者搜索“烟卡”,首页出现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显示销售量已达“1万+”。

在网上,一张“烟卡”普遍售价在一角至五角不等,部分“稀有款”价格贵一些,绝大多数品牌都在页面显眼位置强调自己是“真烟盒”“保真,无印制”。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有一些买家在评论中提出商品“有些脏,一看就是垃圾回收”以及“有明显烟味”等问题。

小小烟盒背后藏隐忧

“烟卡”流行也引起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的担忧。

一些教育人士担心,“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差,而‘烟卡’游戏涉及多方面问题,包括攀比心理、潜在赌博风险等。”

部分家长则表示,“烟卡”虽不是烟,但不免令人担忧,过早接触香烟相关制品是否会对“未成年人吸烟”起到催化作用。“因为玩‘烟卡’,现在孩子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家长。”一位家长说道。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烟卡”游戏的兴起,侧面反映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单一化和户外活动的匮乏。希望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拿出些时间陪伴孩子,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各类有益身心的户外运动和益智类游戏;学校应为孩子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之,只有各方携手,疏堵结合,才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2024-04-30 本报记者 孙 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6848.html 1 “烟卡”游戏风行 小烟盒背后藏隐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