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柴晓宁
“百果园”里,居民携手植绿护绿;单元楼内,便民服务栏不仅让小广告有了“家”,还成为居民反映诉求、社区发布信息的新平台;篮球场、文化长廊、家风家训小亭子等场地,丰富了居民生活,拉近了邻里关系 ……新华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泰和社区以“红色邻聚力”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加法”,精心打造邻里共享空间,以服务“零距离”解锁邻里和谐“幸福密码”。
“百果园”增进邻里情
石榴树吐出了嫩芽,小苹果树长出了新叶,近日,记者走进新华区泰和社区泰和世家北区,小区北侧,一棵棵小树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咦,怎么每棵小树上都挂着个小纸牌?”记者拿起一个细瞧,树的品种、种植日期和认养人,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这100多棵小树都是前些日子新栽的,共有10多个品种。往后,我们每年都将在这里栽种新品种,把这儿打造成‘百果园’,让居民共同为小区添绿、共享劳动果实。”社区党委书记高爱红介绍,以前,这里是一片空地,你家往这儿放点儿杂物,他家把没用的东西往这儿堆,大大影响了小区环境。为利用好这片空地,经社区党委与泰和世家北区业委会、物业、党员和居民代表多次协商,决定在这儿种树。
“种树那天,包联单位市科协和新华区委统战部的志愿者也带着树苗过来了,挖坑、扶苗、埋土、浇水,多方力量分工协作,半天就把100多棵树苗栽完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高爱红提高嗓门,语气难掩兴奋。
“我过来看看树苗的长势,没成活的,咱抓紧时间补种。”物业工作人员刚走,又有一位居民过来。高爱红说:“自从有了这个‘百果园’,居民之间的关系更近了,大伙儿齐心协力维护小区环境。”
便民栏架起“连心桥”
泰和世家南区21号楼2单元门厅,正对电梯口,一个红框黄底的便民服务栏十分显眼。
这个便民服务栏不只张贴小广告,还有其他作用。社区宣传栏内,贴着社区近期的活动通知;邻里交流栏内,贴着“136”民意快递小程序二维码,居民想反映问题,可以直接写在空白处,也可以扫码提交;安全提示栏内,有“严禁私拉电线”“公共区域禁止堆放杂物”等安全提示。
在泰和世家南区,每个单元门厅都有这样的便民服务栏。“以前,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自从有了便民服务栏,小广告集中贴在这儿,有需要我们就过来看看,既改善了小区环境,又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正在查看信息的一位居民说。
高爱红告诉记者,如今,便民服务栏不仅让小广告有了“家”,还成为居民反映诉求、社区发布信息的新平台。
“前几天,一位居民在楼道里看见有人往楼上推电动车,就上前做工作。经过劝说,对方把电动车推到了楼下。”高爱红说,便民服务栏提高了居民的文明意识,许多人主动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自觉当起文明监督员。
小场地释放“大能量”
最近,有件事让高爱红有点儿犯愁。
“高书记,社区还有空闲的地方吗?下雨天我们没地方跳舞,想在室内找个地方。”“我们太极拳队也想找个室内的活动场地。”辖区各支活动队“抢”活动室,到底该如何安排?高爱红举棋不定。
泰和社区有篮球队、乒乓球队、大鼓队、空竹队等10多支文体活动队,可室内活动室只有6间,大伙儿积极性这么高,她不忍心让大家扫兴。
“为何你们辖区居民这么喜欢文体活动?”记者甚是好奇。“我带你下去转转就知道了。”高爱红这一说,更让记者摸不着头脑。
走到泰和世家北区东北角,几个年轻人正在篮球场上打篮球。高爱红说:“以前,这一片是空地,自从改造成篮球场和足球场,就成了年轻人的活动天地,尤其是晚上,这儿的人气特高。”
泰和世家南区西侧,几位老人正在塑胶广场上抖空竹。高爱红介绍:“以前这儿堆满了垃圾,我们把垃圾清走,把这儿打造成了活动广场。”
走进泰和世家南区,诚信甬路、文化长廊、家风家训小亭子、德孝广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场地让人应接不暇。高爱红介绍,这些场地有个共同的名称——“邻里共享空间”,它们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还成为人们商量小区大事小情的新平台。
正在辖区转着,高爱红的电话响了:“高书记,能给我们乒乓球队在室内安排个地方吗?赶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在屋里活动。”“大家放心,社区一定把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起来,尽可能满足大伙儿的需求。”高爱红干脆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