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作为河北省“东出西联”的桥头堡,如今的沧州,已是全国铁路、公路网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不仅保障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更为沧州高质量发展铺就了“快速路”。
公路方面,围绕服务京津雄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沧州市域内已建成秦滨高速、荣乌高速、京沪高速、京台高速、京德高速、大广高速、津石高速、沧榆高速、石黄高速9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曲港、邯港及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等多项工程加快推进,曲港高速公路肃宁互通至京台高速段、S327廊沧界至沧雄界段2024年底建成通车。
铁路方面,聚焦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枢纽目标,我市已建成通车京沪高铁、石济客专、京沪、京九、朔黄、邯黄、黄万、黄大、沧港铁路9条铁路,正在建设的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高铁(沧州段)、津潍高铁(沧州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施工。截至目前,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沧州段)列入征拆的地上物清零,全线无征拆断点;雄商高铁(沧州段)白地已全部交付,津潍高铁(沧州段)白地交付率99%,地上物拆除率98.3%。同时,沧州已经实现与石家庄的高铁直达,标志着沧州在融入京津冀综合交通大动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港口运输方面,随着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步伐加快,黄骅港在京津冀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黄骅港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截至2023年底,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16条,内贸航线12条,外贸航线4条。成功加入世界物流护照计划,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
强市之路,交通开路。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绘制出点、线、面交织的“强市路”,流动的沧州也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以公路、港口以及铁路为基础,适应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我市结合实际,确定构建便捷联通轨道网、建设广泛畅通公路网等八项重点任务,以推进大宗散货“公转铁”为重点,构筑大宗散货四大运输体系,进一步推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建立大宗货物绿色集疏港体系,煤炭铁路集港率保持100%,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通过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集疏港比例达85%以上。建立“港口+内陆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达到5万标箱以上,打造3条多式联运线路,内陆“无水港”力争达到20个。建立企业、园区绿色集疏运体系,新建或迁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建立道路货运行业新型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推进网络货运发展,加快培育网络货运企业。加快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应用,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汽车比例稳步提高。
到2025年,沧州将基本形成京津冀“5123”出行交通圈,沧州与天津、廊坊、黄骅港0.5小时内通达,与北京、唐山、衡水1小时内通达,与石家庄、雄安新区、秦皇岛2小时内通达,省内其他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打通交通“大动脉”,铺就发展“黄金路”。一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丽图景,正在狮城大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