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第01版:01

着眼“综合性” 陆海携手天地宽

——我市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系列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郭 震 本报通讯员 潘 爽

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一列搭载着百余个集装箱的新疆煤炭出海全程铁路集装箱运输专列驶入黄骅港,经过接卸作业后,煤炭通过海上轮船陆续运往南方地区。

这是2023年11月15日发生在黄骅港的一幕,标志着从新疆至黄骅港的“疆煤”出海新通道成功打通。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伴着黄骅港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不断提速,“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融通,火车班列与国内外航线无缝衔接,使黄骅港真正成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

去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骅港视察时强调,“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致力海陆联动,努力将广大腹地引向海洋、通向世界,一幅黄骅港与腹地双向奔赴、协同发展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融入“一带一路”

不断拓展国内外“朋友圈”

4月16日清晨,在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来自澳大利亚黑德兰港的船只正在接卸矿石,这是前一日通过夜航靠泊的重载船舶。

为进一步提高码头泊位和航道利用率,去年12月以来,黄骅港先后开通20万吨级船舶及液化危险品船舶重载夜航。“重载船舶开通夜航,大幅缩短了泊位空泊等待时间,显著提高了航道和泊位利用率,使港区航运更高效、快捷,为确保黄骅港首季‘开门红’提供了有效支撑。”沧州港务集团董事长王宝辉说。

如今,黄骅港正成为 “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之一,跻身全国主要港口之列。

在沧州港务集团5月1日的“综合港区昼夜船舶进出港计划表”上标明,当天8艘轮船进港、8艘轮船离泊出港,目的地中既有上海港、天津港、京唐港等国内港口,也有俄罗斯东方港、澳大利亚德黑兰港等国际港口。船舶类型涉及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油船,货物包括金属矿石、煤炭、燃料油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对接融入,在服务中国—中东欧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方面,强化陆海联动、东西贯通,开启‘公铁海’联运新模式,搭建起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王宝辉说。

一年来,黄骅港坚持向陆、向海“双轮驱动”,不断拓航线、强中转,深入推进物流节点建设。目前,已形成多横多纵公路网,邯黄、朔黄、沧港等多条进出港铁路大通道、皮带管廊、液化管廊等共同组成的集疏运体系,开辟内外贸航线37条,通达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完善,承载能力的持续提升,打开了黄骅港“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新局面,更加密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与项目合作,积极拓展自己的国内外‘朋友圈’。

2023年5月,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论坛成功举行。作为沧州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活动,论坛聚焦港口航运、产业出海、绿色化工三大方向,推动环渤海和海湾地区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共达成合作成果56个,总投资355亿元,涉及港口经济、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下转第四版)

2024-05-13 ——我市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系列综述之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7485.html 1 着眼“综合性” 陆海携手天地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