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绸缎般的多瑙河,在匈牙利的北境拐了个弯,由东转南,穿过布达佩斯,继而挽起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流淌过漫长时光。
今年中国元首出访的开篇之作,选择了欧洲。立夏之后的这一周,越过辽阔的亚欧大陆,习近平主席先赴法国,后飞塞尔维亚,再抵匈牙利。
中欧关系又一次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下。近来沿着欧洲到北京的航线,欧洲国家政要纷至沓来。这一次,习近平主席不远万里,来到欧洲。
透过那些温暖与感动的镜头,翻开那些共识与合作的篇章,沉潜深处的,是东西方文明互鉴下的彼此照亮,是跬步江山的相向而行,是“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的壮阔图景。
■ 国家关系的刻度,如何标注?
国与国的关系,亦如人与人的交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合作,根深叶茂;往来,辅车相依;信任,坚如磐石;目标,大道同行——当一切都已就绪,双边关系的换挡提速,水到渠成。
巍峨的山峦,一眼望不尽。标注国家关系的刻度,必须站在不同的方位。
用时代铸就的定位去标注。
当地时间5月8日,塞尔维亚大厦,中塞元首共同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随后,在共见记者时,习近平主席给予高度评价:“8年前,塞尔维亚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今天,塞尔维亚又成为首个同中国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塞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
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精神,照亮了中塞两国新的航程。这一程,凝结着过往的厚重,更开辟着更加辽阔的未来。
相向而行,因为理念一致、追求相似。“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彼此成就”,这是中塞两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坚持独立自主、追求和平和发展国家的共同愿景。
9日,布达佩斯总理府,中匈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主席作出高度评价:“实现了从跨越大陆的朋友、友好合作伙伴到全面战略伙伴的持续深入发展。”“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信心,写就了浓墨重彩的过往,也挥毫着未来可期的新篇。
用外交高规格的礼遇去标注。
7日夜,习近平主席夫妇抵达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夫妇以及前总统、议长、总理、外长等亲赴机场迎接。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