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上午结束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国事访问后乘专机回到北京。此次欧洲之行,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如浩荡东风,连接合作发展的热望,萌动繁荣进步的生机,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注入了浓浓暖意。
这是一次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提振信心和开辟未来之旅。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热情接待,从图尔马莱山口响起的牧羊人之歌,到塞尔维亚大厦广场的热情欢呼,再到匈牙利少女15年后再度向习近平主席献花的用心安排,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温情瞬间,无不反映出往访国人民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对发展双边关系的美好期待。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访问将对世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此访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在欧洲国家政要、学者和民众中激起热烈反响。他们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实现了中法关系再巩固,中塞关系再强化,中匈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其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远超双边范畴,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进取,彰显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的担当和魅力。
■ 元首引领有高度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何以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元首外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五天六晚,三国四地,30多场活动环环相扣……作为今年首场元首出访外交,习近平主席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锚定关系发展大方向,推动中法、中塞和中匈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
“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时为中法关系擘画未来。在法国前驻华大使顾山看来,法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习近平主席此访“确保了法中之间的信任持续牢固,成为两国关系依赖的支柱”。
战机护航、万人欢迎,中塞铁杆情谊令人动容。两国元首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中塞关系实现新的伟大历史跨越。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说,如果说,“天空才是极限”,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塞中关系的高水平“超越了天空”。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时隔15年,习近平主席故地重游,与匈方领导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距离聆听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成了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员盖尔盖伊·绍拉特念念不忘的人生重要时刻。他认为,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的熟悉程度让匈牙利人印象深刻。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共同擘画两国关系发展的整体框架和主要方向,向外界发出了携手发展合作的强烈信号。
■ 务实合作有深度
近日,中方接连宣布,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法国猪源性蛋白饲料、塞尔维亚鲜食蓝莓、匈牙利鲜食樱桃等进口。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扩大双边经贸合作的成果,正逐渐转化为惠及双方人民的福祉。
农业、航空、核能、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到访的每一站,双方的成果清单都拉得很长,字里行间写满了“务实”与“共赢”。
就在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苏伊士集团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冰岚相信,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协作,将发挥各方优势,助推法中两国的绿色低碳转型。
访塞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举措,受到塞方高度评价。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员亚历山大·米蒂奇认为,无论是中塞自由贸易协定将正式生效、中方支持塞承办2027年专业类世博会,还是中方愿扩大进口塞特色优质农产品等,都体现了双方关系的提质升级,更“铁”的中塞友谊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实”的利益。
彼此支持更坚定,互利合作也将更紧密。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表示,匈中关系升级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这一天“绝对有里程碑意义”,将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更高效。他期待,包括匈塞铁路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继续增益地区互联互通、促进双边经贸合作。
■ 赓续友谊有温度
在图尔马莱山口“牧羊人驿站”,当地村民表演具有浓郁南法风情的牧羊人之舞;在塞尔维亚大厦广场,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高呼“中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讲一口流利汉语的匈牙利姑娘欧拉·塔玛拉时隔15年再次向习近平主席献花……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受到了当地民众真诚热情的接待,一个个温暖瞬间进一步增进了双方友谊,拉近了民众心与心的距离。
在法国,习近平主席到访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巴黎市民纳塔莉·莫雷尔特地买了一份刊登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报纸。她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两国人民需要增进相互理解并坐下来互相交流”。法国汉语总督学尼古拉·伊迪耶深信,习近平主席此访会激发更多法国孩子报名中文课程。
未来3年,中方将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这些消息同样令亚历山大·米蒂奇感到振奋。他说,塞中两国在人文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提高两国铁杆友谊的“含金量”。
“总是面带微笑,让人感觉十分亲切”,这是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兼中文系主任伊姆雷·豪毛尔(中文名郝清新)参加欢迎活动时对习近平主席最深刻的印象。“习近平主席此访推动匈中关系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在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的同时,提升了两国人文交流的温度。”
■ 提振信心有力度
“共同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习近平主席此访着眼三国,立足欧洲,放眼世界。
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欧洲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双边及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的战略引领,认为其影响已超出双边范畴,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提振了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信心。
法国生态部官员玛丽·德凯特拉尔—阿娜认为,法中合作可以为欧洲和世界带来很多好处。现在的转型和危机是全球性的,欧中需要携手共进。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学者亚历山大·帕维奇说,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今天,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对塞尔维亚乃至整个欧洲都非常重要。
在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看来,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对国与国应该如何交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他认为,多极化世界意味着,和平与合作应该带来创新和进步并实现多赢,全人类的福祉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未来需要各国共同承担,而中国作出了表率。
东风浩荡万里长,与时偕行天地宽。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向世界发出了和平、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充分体现了大国大党领袖的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访问所引发的热烈反响也再次表明,中国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已深入人心,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正日益成为凝聚国际共识的重要价值内核,推动历史的车轮朝着光明的方向滚滚向前。(执笔记者叶书宏、谢彬彬、许苏培、高文成、樊宇、李蓉 参与记者王雅楠、孙浩、缪晓娟、唐霁、刘芳、徐永春、张百慧、乔本孝、陈斌杰、孙鑫晶、石中玉、陈浩、康逸、张兆卿、潘革平)
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