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01版:01

打通主干路 畅通“微循环” 打造“民心路”

中心城区三年来56条道路实现贯通

今年13条道路贯通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新华西路(迎宾大道—狮城大道)竣工通车。 殷 实 摄

本报讯(记者屈鹏)驱车沿行署西街一路向南,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清新亮丽,令人心情舒畅。随着这条路的打通,百姓出行更加顺畅便捷。这是我市全力推进城市更新道路贯通工程的真实写照。

三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行署西街、新华西路等56条道路实现贯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承载起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实施道路贯通工程,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对此,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中心城区道路贯通工程作为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并连续三年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重点推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协作配合,各参建单位挂图作战。项目推进期间,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针对每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共同研究、推进,并通过“一线工作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为项目高质高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一条条道路的竣工,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而且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结构,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垃圾满了,智能垃圾桶会主动“喊人”清理;信号灯变绿时,斑马线会自动发光;智能公交站台可查询信息,还能为手机充电……今年4月,沧州首条数字化道路——解放东路(长芦大道—石港路)建成通车,双向八车道的路面宽敞开阔,多种高科技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据悉,这条道路是我市第一条数字化道路。道路短短4.743公里,汇集了10余种智慧元素,构建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智能垃圾桶长1.4米、宽0.8米、高1.7米,容量比普通垃圾桶要大3倍左右。记者拿着一个纸团靠近它,垃圾投口的盖子“秒速”打开。垃圾丢入垃圾桶后,盖子又缓缓闭合。

道路贯通工程,打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连通了民心,盘活了区域资源。开阔的视野、双向六车道的规模、高低错落的绿化……2022年4月,开济街建成通车以来,解放东路与永济东路之间犹如疏通了“脉络”,不仅方便了沿线市民出行,也为道路周边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支撑。

而新华西路西延、黄河路西延等工程近日也成了群众热议的话题,随着工程的竣工通车,荣盛尚府、锦绣书院等小区迎来了交通出行的改变,西部城区群众去往市中心或东部城区更加畅通便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加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实施道路贯通工程,2021年至2022年两年间,陆续有熙平路、赵庄南街、晴川路、鲸川路、开济街等41条道路贯通通车。去年,又完成了永乐大道、物华西侧路、晴川路东延和西延、新华西路西延、开元大道北延、黄河路西延等15条道路的贯通、延伸和改造。其中,永济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过道路两侧绿化、建筑外观整修及景观小品的营造,实现了永济路从普通城市主干道到大运河生态绿廊的蝶变。

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道路贯通延伸改造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沧州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今年,我市继续实施求是大道、海丰大道等13条道路贯通工程,并列入今年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年底前将全部实现竣工通车。

2024-05-20 今年13条道路贯通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打通主干路 畅通“微循环” 打造“民心路”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8359.html 1 中心城区三年来56条道路实现贯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