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累了,在商场顶层的书城,喝杯咖啡,品品书香,散去一身疲劳;在喧哗的文化街区,偏安一隅的美术馆、书坊,给游客奉上各种展览和其他文化活动……
闹市品书香 公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1200平方米的超大空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装修风格,2.8万册图书,中小学各学科教辅学习资料;220多个座位,有单、双人自习室和半封闭4人卡座;有可以容纳30人以上的共创空间,可以举行大型会议、阅读分享会及各类公益活动。
这里就是位于华北商厦城市广场店9楼的魔方空间城市书房。人们逛街累了,在这里,任意点上一杯饮品,就可以选个座位放松身心。书房自3月22日开业以来,成为不少市民休闲、充电的场所,有学生在这里写作业,有年轻人在这里学习,也有人周末来这里办公。家住沧兴一品的市民刘文轩,就是这里的常客:“和朋友看电影时发现了这个书房,就爱上了。”
魔方空间城市书房是集图书、咖啡饮品、简餐、自习、会议、办公、商务洽谈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其既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个性图书馆,又是分享交流、促进文化创新的城市文化驿站,契合了当下年轻人休闲、阅读生活的需求。
而藏在南川老街的运河书坊,又有不同的韵味。运河书坊由匠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功能是图书刊物、文创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同时提供配套的阅读空间和休闲水吧,配备多功能活动厅以及共享空间,可举办新书发布会、读书分享会、作家见面会以及研学、儿童绘本阅读、读书进校园、知识讲座等活动。去年10月开业到现在,运河书坊以书为媒,组织文化活动30余场,“在景区中秀文化”,助力全民阅读,提升了街区文化氛围。
4月18日,运河书坊·城市书房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这是运河区文旅局着力打造的新型文化空间。
城市书房位于运河书坊二楼,使用面积200余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书房内部设计简约而不失温馨,透过玻璃墙,南川老街风景就在眼前。在这里,既可低头看书,也可抬头观景。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嵌入式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在街区、商圈、社区、景区等地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体验空间,以图书为媒,把多种文化要素聚集起来,不定期邀请文化名人举办讲座沙龙,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看展赏“艺趣” 各类展览提升城市品位
张府成和朋友们很忙,作为凡轩美术馆负责人,他正筹备“六一”儿童节主题展览,目前展览内容正在创作中。
坐落在南川老街的凡轩美术馆,与运河书坊隔路相望,300平方米的面积,里面别有洞天。从开馆到现在,半年多时间,已先后举办了7场公益性艺术展,主题有陶艺、绘画、文学、书法、布艺、壁画以及摄影等内容。
文化街区里的艺术馆,有着“大隐隐于市”的特点,看一场展览如同逛街、看电影一样方便、简单。人们不必专程前往特定艺术区,便可轻易开启一场“艺趣”之旅,这大大缩短了艺术展览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艺术展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入城市生活中。不只是美术馆,在理享山艺术空间,“沧海武韵”兵器展、“记忆·沧州”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展览,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朗吟楼开门迎客以来,也举办了多场文化展,为街区聚集了人气。
“丰富且多元的艺术展,对市民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选择,也能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人来参观。一个城市越繁荣,能提供的艺术展就越多,也越能增加城市文化的吸引力。”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说。
文化处处在 城市生活时尚多彩
“沧州不只有火锅鸡、羊肠汤,我们的地域文化极具特色,也很丰富,我们现在有一些主题展馆,也经常推出文化展览,非常棒,但这些还不够。”孙建认为,景点文化和街区建设应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主题展馆、展览多多益善。
不管是南川老街,还是理享山28号,又或者位于园博园南端的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会展中心,它们均位于城市繁华区域或景区,人气旺盛,能为艺术馆、展览提供高流量、高曝光度的场所。对街区、景区而言,艺术类展馆的存在,能够打造独特文化形象和品牌;对大众而言,闹市里的艺术馆自带“烟火气”,降低了人们接触艺术展览的心理门槛和空间距离,让人们更愿意迈入其中。
“此类艺术空间的壮大,也将进一步为城市文化生活增色添香。”孙建说,游玩赏景与品味文化应相辅相成。
不过,文化艺术类主题展馆的建设,既要考虑与所在区域的适配度,还需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这一模式具有发展潜力,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在南川老街、沧州坊及理享山28号、华北商厦等繁华街区,音乐、文化集市、艺术展览、城市书房,多元立体的文化业态汇聚成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或烟火,或文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调性,各自精彩。年轻与潮流,时尚与创意,书香与艺术,一同氤氲在城市文化的气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