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第07版:07

海兴: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日前,海兴县香坊乡作为工作试点,大力推行农村“撤桶并点”垃圾收集新模式,逐步改变原有垃圾桶散布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取得初步成效。

为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近年来,海兴县城管局不断完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处理链条,扎实开展城乡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城乡全域环卫一体化工作水平提升,有效破解城乡垃圾治理难题,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完善管理机制

提升城乡环卫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全域环卫一体化工作运行能力,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海兴县城管局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加大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力度。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构建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与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做到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对特殊区域进行重点管理,雇用挖掘机、翻斗车及小型船只,对村外积存垃圾、河道垃圾、坑塘垃圾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清理清运,累计清理各类积存垃圾200余吨,城乡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作业过程规范管理,严格环卫人员操作规程,不得撒漏、随意倾倒,避免二次污染,实现“收集运输全封闭、及时清运不积存”。确保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配齐环卫设施

提升城乡环卫清运能力

加强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按要求配齐了垃圾收集桶及垃圾清运车辆,垃圾清运车由原来的11辆调配至13辆。对全县197个村、开发区、农场等所有区域的垃圾桶进行全面调整,损坏垃圾桶全部更换,截至目前,更换破损垃圾桶3700个。对城乡全域保洁员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不能胜任及不服从管理的保洁员进行了更换,并对人数不足的区域进行了补充,保洁人员共计增加14名。

全面推进城乡垃圾清运,科学合理调度,确保垃圾“不过夜、不积压、不上路”,杜绝“压车存罐”等现象,对中转压力较大的转运站采取分流措施。将环卫保洁作业范围扩大到村内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桥梁两端、村边树林等公共场所,并设置提示牌引导村民文明投放垃圾,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严格监管考核

提升城乡环卫运行效能

严格三级考核,由联合考核组牵头进行月末综合考核,并严格对照考核文件进行考核评分。考核评分结果与月承包费用相挂钩,做到从严管理、从重处罚。开展常态检查,县城管局组成两个监察组,每周开展不定期巡查,并建立考核巡查台账,实行销号处理,不按时整改的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创新垃圾收集模式,对香坊乡开展“垃圾桶合理并点、实行公交式收运”工作试点,参照城区自行车点位划定,对合理并点的垃圾桶划定了固定点位。合理布局。首先改变原来垃圾桶无序摆放、随意乱堆的局面,在每个村固定垃圾桶摆放位置,根据村子大小合理设置点位,引导村民垃圾集中投放,全县各村累计更换垃圾桶3700个左右。固定时间。在固定的时间段对各村进行垃圾清运,以便村民提前将垃圾放置在固定地点,并配合保洁人员,根据时间段将边边角角的遗留垃圾集中于固定垃圾收集点位。及时清运。实行“公交站点式”垃圾清运模式,清运车辆沿固定路线,逐个站点进行收集,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香坊乡已基本完成垃圾桶合理并点工作。下一步,县城管局将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做好与村民的沟通和解释,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县推行“撤桶并点”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面貌,改善人居环境。

杨可新 寇洪莹

2024-05-2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8550.html 1 海兴: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