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第08版:08

碘造影剂:影像检查的“隐形助手”,你了解吗?

杨曦 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

在医学领域,影像检查是医生们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从X光、CT到MRI,这些技术帮助医生“透视”人体内部,了解病情。然而,在这些复杂的影像检查背后,有一位不可或缺的“隐形助手”——碘造影剂。我们将介绍这位“隐形助手”的神奇之处,以及它在血管内注射用途中的具体应用和可能带来的过敏反应类型与处理。

一、碘造影剂的基本介绍

碘造影剂,也被称为对比剂或显影剂,是一种含有碘元素的化合物。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医学影像检查中,通过增强人体内部器官或组织的对比度,帮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这些器官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碘造影剂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

二、碘造影剂在血管内注射的应用

在医学影像检查中,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应用方式。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能够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流经血管网络,从而增强血管在影像检查中的显示效果。

心血管疾病诊断

对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心脏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从而准确判断病变位置和程度。这种检查方式被称为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脑血管疾病诊断

在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等的诊断中,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脑血管造影,医生可以了解脑血管的病变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肿瘤诊断

对于肿瘤的诊断,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强CT或MRI等影像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血供情况,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三、碘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类型与处理

过敏反应类型

碘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中度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喉头水肿等;重度过敏反应则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处理措施

(1)轻度过敏反应处理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医生通常会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同时,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加重趋势,应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2)中度过敏反应处理

医生会立即停止注射碘造影剂,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支持治疗。此外,医生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重度过敏反应处理

重度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使用中最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医生会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如有必要,还会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措施。

四、碘造影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在注射碘造影剂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这些症状可能是碘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注意饮食和液体摄入

在接受检查前和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液体摄入。根据医生的要求,患者可能需要避免某些食物或饮料,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有助于促进碘造影剂的排泄,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遵循后续护理建议

在检查结束后,医生可能会给出一些后续护理建议,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等。患者应当认真遵循这些建议,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减少不适症状的出现。

五、结语

碘造影剂作为医学影像检查中的重要辅助药物,在诊断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在使用时,患者应遵医嘱执行,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4-05-2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8920.html 1 碘造影剂:影像检查的“隐形助手”,你了解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