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7日
第04版:04

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沧州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23年全国科普日沧州主场活动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启幕

崔永祥

赵松山

郝天臻

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沧州系列活动

(2024年5月上旬—6月上旬)

1.举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沧州市主场活动

2.召开“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座谈会

3.举办“自立自强 勇攀高峰”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

4.举办黄骅港建设成就展

5.举办沧州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旱碱麦种植加工)创新成果展

6.举办沧州城市发展成果展

7.组织“数智生活 智享未来”智能机器人展示

8.组织“创新引领 AI起航”智能设备展示

9.组织“豆奶添营养,少油更健康”科普活动及成果展示

10.组织“珍爱视力 拥抱光明”眼健康宣传诊疗活动

11.组织“弘扬中医药文化,护佑人民健康”科普宣传诊疗活动

12.组织沧州市科技工作者健康服务日活动

13.组织“倡导积极心态,共筑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救助活动

14.组织沧州市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日活动

15.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

16.开展沧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级媒体系列报道活动

17.刊发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专刊

18.举办沧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公众开放日”活动

19.举办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20.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系列活动

21.开展科技为民志愿服务

22.组织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校园巡讲活动

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紧迫感,促进形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合力,沧州市科协结合本地实际,于5月上旬到6月上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创新争先,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美丽沧州聚势赋能倡议书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

值此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为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我们谨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先进思想的引领者。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胸怀理想、矢志报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科普能力,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把自己的梦想追求融入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的伟大事业中。

二、弘扬科学家精神,做科学精神的传承者。要继承和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弘扬“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遵守学术道德,恪守科研诚信,崇尚学术民主,维护学术尊严,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勇担时代使命,做建功立业的实践者。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中,厚植科技创新的社会土壤,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让科技进步创新成果普惠共享。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加强调查研究,为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我们沧州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建设等交汇叠加。特别是去年五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第一次来到沧州,给予我们最亲切关怀、最有力指导、最强大精神力量。沧州发展,未来可期。沧州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技助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创新赋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市人民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走在前”的决心和“作表率”的担当,争分夺秒、激情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着力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沧州力量。

2023,市科协推动科技之花在沧州大地绽放

2023年,沧州市科协在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亮点成绩。展开全年熠熠生辉的沧州科技画卷,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动人的风景,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昂扬奋发的气息……

高质量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高标准、高质量举办了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推出了北斗导航应用科普展、航模无人机表演、智能机器人展示等10项群众性综合科普活动。科普日期间,全市共开展了12个系列300余场次活动,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均给予宣传报道,20个单位、20项活动得到中国科协、省科协表彰。

大力加强旱碱麦的研究、推广和宣传

2023年,沧州市科协积极推动相关院校、学会、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建设了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沧州研究院,在沧县等地举办了10余场科技助力旱碱麦深加工产业发展调研、交流活动,在黄骅、泊头等地建立了数千亩实验示范基地。就习近平总书记关爱科学家、关注粮食安全组织了专题宣传,在海兴县创办了旱碱麦文化体验馆。

开展科普助力援疆工作

沧州市科协组织沧州市科普惠农服务总站等单位,在新疆等地大力推广枣树优质、丰产、省力栽培等技术,累计培训群众20多万人次、推广面积30余万亩,与巴州及轮台县签订了技术交流、农产品推广和购销协议,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2023年,指导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医专等单位新建了一批“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单位建立了省级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指导市营养学会成功创建河北省大豆营养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服务联盟。

开展智库建设

沧州市科协开展科技创新课题调研工作,申报、立项和成果形成的数量持续走高,评定一等奖调研课题45篇,编印成册,分送市委、市政府参考,部分篇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开展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工作,评出一等奖优秀科研成果35项,成为我市科技工作者展示工作成就的重要平台。

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市科协整合、挖掘社会科普教育资源,命名24个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成功举办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两次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织参加第四届河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方法大赛等省级赛事,获各类省级及以上奖项300余个。

他们,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着我们的未来。它的背后,是无数为之奋斗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们。在沧州,也有很多的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崔永祥,现任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科技信息中心副经理。伴随着黄骅港的发展,他从一名基层的技术员逐步成长,成为优秀的技术专家、管理者、创新者。

参加工作20年来,崔永祥深耕设备管理,先后主持公司取装线流程提能增效改造等50余项大型技术创新项目,为五星级绿色港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坚持专业理论学习,不忘做好“传、帮、带”工作,先后为国家能源集团及公司培养技术骨干10余名,为港口行业技术管理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多年来,崔永祥开展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设备管理数字化建设,提升设备管理的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崔永祥创新工作室喜获省级、集团级命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累计获得国家专利41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0余篇;他带领团队积极探索设备生命体征线精准周期维修机制,从庞大的历史数据里面找规律,逐步建立起“年计划、月分解、周调整、日执行”的设备维修改造计划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有效解决生产与设备维修的矛盾;他爬机房,走单机,摸遍了黄骅港的角角落落。针对一二期翻车机变频器故障频发、单机行走驱动问题不断等,主持开展翻车机变频器项目改造,确保设备运行零故障。

赵松山,现任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河北省农研系列高级评委会评审专家、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专家委员会麦稻组专家等。

多年来,赵松山从事冬小麦遗传育种工作,主持育成国家、省级审定品种14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8篇,参加专著编写5部,获省部级和市级科技成果24项。他长期在一线从事农业科技事业,曾被授予“中国作物学会楷模科学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银发人才”“沧州市拔尖人才”“沧州市十佳科教功臣”“沧州科技能人”等荣誉称号。

在育种技术研究方面,赵松山完成了“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抗逆育种技术”“作物耐盐性模拟鉴定设施的设计及应用”和“小麦耐盐细胞突变体育种新技术”的研究,用于小麦抗旱耐盐碱育种,效果良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育成新品种在中低产缺水麦区推广应用,解决了麦区抗旱、耐盐品种缺乏的问题,实现了小麦抗逆节水、丰产稳产,在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抗旱耐盐碱小麦育种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沧麦6001、6002、6003、6005等旱碱麦品种,分别列入河北省和国家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在旱碱麦区推广达20多年,至今在生产上仍作为主栽品种应用。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8519.2万亩,增产小麦25.79亿公斤,增产值达28.7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市旱碱麦特色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郝天臻,现为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中石化沧州炼油厂催化车间的一名操作工,到如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级荣誉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郝天臻在科技道路上兢兢业业耕耘了数十年。

多年来,郝天臻始终坚守“民营企业首先是国家的企业,民营企业的员工同样是国家的主人,同样肩负着爱国奋斗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这一初心,以“绿水青山”和“节能减排”为己任,以做国际著名的清洁化生产技术供应商为目标,艰苦奋斗,在为国家创效的同时,也为实现节能减排“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油品质量及污染控制技术遇到瓶颈时,郝天臻秉持这一理念,依靠在脱硫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全身心投入到脱硫及清洁化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中。2011年,带领团队推出液化气深度脱硫技术,解决了国Ⅳ升级MTBE硫大于50ppm的问题。2013年推出MTBE深度脱硫技术,解决了国Ⅴ升级MTBE硫大于10ppm问题。2015年推出催化汽油抽提加氢组合脱硫技术,克服了国Ⅴ升级催化汽油深度脱硫辛烷值损失大问题,为国家油品质量升级作出重要贡献。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及配套溶剂主要有:“催化汽油抽提加氢脱硫技术及萃取脱硫剂”“MTBE深度脱硫技术及萃取防胶剂”“液化气深度脱硫清洁化技术及其脱硫醇溶剂、催化剂”“硫磺尾气深度脱硫技术及专用助剂”等,并申请了国内国际多项专利,其中汽油脱硫相关专利6项,液化气深度脱硫相关专利8项,MTBE脱硫相关专利3项,硫磺尾气脱硫技术相关专利6项等。

2024-05-27 ——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沧州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8981.html 1 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