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宇婷)现在正是马铃薯的发棵时期,做好田间管理对于后期产量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日前,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杨志辉来到献县梁庄村的百亩马铃薯种植田地,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科学种植“把脉开方”。
“你这片地的土壤是沙性的,保水保肥的性能差一些,在当前这个阶段应当让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要做到遇干旱就立刻浇水,少量多次地浇,确保水分供应,从而满足生长的需求。”杨志辉查看完土壤后说道。培训会上,杨志辉逐个解答种植户在生产技术方面的疑点和难点,并且对选种、催芽、切块、播种、间苗、控旺、病虫草害防治等种植技术的要点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针对不同的地块以及作物生长的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农户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的收入,沧州市农业农村局驻献县梁庄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前期展开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工作。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向专家和技术人员咨询、分析土壤土质等方法,对开展马铃薯—玉米轮作种植模式进行探索,持续加强技术指导,全力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先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今年的种植品种、技术以及模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面积也从一开始的1亩试验田拓展到了如今的百亩种植田,马铃薯—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也从梁庄村辐射到了周边的4个乡镇10个村。
此外,沧州市种子工作站、沧州市植保站农技专家还为种植户发放了《种子选购明白纸》《化肥选购明白纸》《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等资料手册,并且建立了微信技术交流群,以便为种植户提供及时的线上技术服务指导。
接下来,沧州市农业农村局驻献县梁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将持续增强农业科技帮扶力度,给村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以及服务,推动农民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