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提出打造重大示范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期,各部门支持政策密集落地,通过创新赋能激发各领域发展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按下“加速键”。
5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拉开帷幕。在这里,高精度5G智能视频同步SOS芯片,将原来硕大的芯片浓缩成微型;红外高光谱多通道非制冷工业气体泄漏“气云成像”检测仪,可在发现危险时报警;人工智能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可以完成更多动作。
在这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有了更具象的体现。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引发人类社会劳动方式与劳动形态的变革。
这样令人心动的变革,也正在沧州演进。
在沧州,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厚度已经达到了4微米,仅相当于普通A4打印纸1/25的厚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以确保电池容量、循环及安全性能更佳;100平方米的药房被浓缩在3.7平方米内,并且可以实现在线问诊、开具处方、医保结算、自助取药;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只需要后台几名运维人员就可以确保设备高效运转,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超过99%;“卡脖子”的半导体制造环节中关键气体的生产工艺被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了大规模国产化;一架轻型运动飞机背后,一条羽翼渐丰的通航产业链正在形成……
不难看出,沧州这座城市,正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
借京津之智,夯实产业根基,壮大产业枝丫,我们将“智慧”与“产业”融合,定能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量。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实现科技创新、技术突破。
沧州,必将是一座生机勃发、活力涌动的创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