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大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副班主任孟老师打来电话。原来,班里的小何和小钱自己跑去奶屋取奶,回来的路上追逐打闹,不小心摔了奶篮,损坏了一盒牛奶,导致班里一名同学没喝上奶。
放下电话,我火冒三丈,小何和小钱是班里出了名的淘气包,每天小错不断。我气冲冲地向班里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孩子坐在座位上,出奇的安静。我冷静了下来,心想: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们沟通?
我把两个孩子叫到身边。两人知道犯了错,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弯下腰,轻声问:“你们是想帮老师分担工作,所以才主动去奶屋搬奶,对吗?”
两个孩子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
“谢谢你们,你们愿意主动帮助老师,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听我这么说,两个孩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师希望你们可以继续帮我发放牛奶,你们愿意吗?”
孩子们的眼睛里有了光。
“那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可以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棒棒哒?”
“老师,我们提奶篮的时候不追逐打闹了。”
“老师,我们两个好好走路,嘴里喊着一二三,这样就不会摔倒了。”
“老师,我们一定保护好咱们班的牛奶。”
……
从那天开始,两个孩子对待牛奶发放这项工作格外认真。每天一到大课间,他俩就一起去奶屋将满满一篮子牛奶取回,再逐一发放到同学手中,脸上满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盒牛奶的风波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两个淘气包成了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我庆幸自己用一种温暖的方式呵护了孩子纯真的心灵,我更相信两个孩子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精彩和美好。
(作者系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