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医名字命名
建起公立医院
站在崭新的盐山县寿甫中医医院的门诊楼前,89岁的老中医孙光周用手抚摸着张锡纯塑像,百感交集。盐山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精神让盐山县中医药工作者热情高涨,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1954年、1958年全县两次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成立“盐山县卫生工作者协会”。1961年,盐山召开现场会,推广针灸治疗疾病经验。1969年,全县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成立土方土药研究小组,汇集土、单、验方1500余个并编辑成册,其中5个土、单、验方选送全国中医药展览会,“三叶膏”入选当年《全国中草药新医法展览会选编》。1971年,由盐山县中医药人员自行研制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陀罗益金丹”热销全国。在经济欠发达时期,盐山积极发挥“简、便、易、廉”的中医药优势,为盐山百姓的健康护航。
提起盐山的中医药发展史,就必然得提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张锡纯。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出生于盐山县张边务村。一生钻研祖国医学,留下了一部医学巨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第一可法之书”。其中“师古不泥古,参西不悖中”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为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而盐山这片滋养大医的热土,也成为继承发扬张锡纯学术思想的摇篮。
为了让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后继有人,上世纪70年代,盐山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专题培训、函授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人才3千多人。但此时的盐山,却没有一家自己的中医院。
孙光周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1979年,时任沧州地区中医学会秘书长、河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的他,有幸参加了河北省中医学会理事会议,并受到省领导的接见。他详细汇报了沧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继承弘扬张锡纯学术思想方面的实际情况。省领导听后非常感慨,认为盐山应该建立一家以张锡纯名字命名的公立医院。为表达对大医张锡纯的尊敬,最终确定以张锡纯的字“寿甫”作为盐山医院的院名,并委托孙光周作为信使送信给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汇报河北省的意见以及争取国家卫生部的支持。
没想到省领导如此重视张锡纯和中医药事业,孙光周不敢耽搁片刻,立即启程前往北京,一切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崔月犁部长读信后,当即挥毫泼墨为张锡纯纪念碑题词——张锡纯先生之碑,还邀请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为寿甫医院题写院名。
寿甫医院
消失10年后重新恢复
盐山县政协原副主席吕少军回忆说,那时他在盐山县卫生局工作,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亲历、目睹了盐山县寿甫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说,为建成、建好寿甫医院,很多县卫生局、寿甫医院的负责人比如裴书文、杜永增、张文香、刘金声、柳溪洪、张文发等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极大的辛劳。经过近4年的筹备,终于迎来了盐山县寿甫医院的落成。
1983年,盐山县争取省资金5万元建房屋22间,建立中医门诊部。1988年,争取国家卫生部和省市有关部门支持38万元,建设门诊楼、病房楼2500平方米,开放病床80张,设立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妇科、五官科、肛肠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等10个临床医技科室。建院初期,寿甫医院汇集了全县中医技术骨干和基层优秀医务人员,医院建章立制,突出中医特色和技术力量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发展中的寿甫医院同样遇到了市场经济的挑战。2000年7月,寿甫医院因经营困难,与盐山县医院合并,改名盐山县人民医院。吕少军说,寿甫医院消失的10年,也让医院错失了中医药发展的黄金十年。
2009年春夏之交,吕少军和时任盐山县副县长的陈秀丽前往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争取恢复寿甫医院有关事宜。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见面后说:“盐山县是张锡纯的故乡,承担着弘扬张锡纯思想的重任,是县级中医院发展的风向标,盐山县寿甫医院的发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领导一直都非常关注。”陈秀丽代表县委、县政府表达了决定恢复盐山寿甫医院的决心和信心,并承诺努力把寿甫医院办得更好,把国家的中医药政策落实好。
2010年5月,盐山县寿甫医院在消失10年后,终于得以恢复,并更名为“盐山县寿甫中医医院”。
传承大医精神
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
恢复后的盐山县寿甫中医医院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李猛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见证和经历了新时期医院的发展。
2016年1月,李猛被任命为盐山县寿甫中医医院院长。为使中医院保持中医药特色,李猛倡导全院遵循张锡纯的“中西汇通、衷中参西”思想,弘扬大医精神,强化医德教育、医术培训,加大中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重点专科的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狠抓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从此寿甫中医医院步入发展快车道。
为擦亮中医院“张锡纯”名片,李猛十分重视张锡纯学术思想的挖掘与传承。他充分发挥“盐山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会”的作用,加强与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各地张锡纯中医文化研究机构的沟通,挖掘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著作的理论内涵,有效指导临床和产业实践。同时,组织编写完成了45集历史人物传记类电视连续剧《大医张锡纯》剧本;启动了《张锡纯传》《张锡纯纪实史料汇编》《张锡纯〈种菊轩诗草〉欣赏》《〈医学衷中参西录〉1918年付梓本校订版》等专业著作的研究编写,大大提升了中医院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与传承氛围。
2018年10月,首届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盐山县召开,寿甫中医医院是承办单位。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知名中医专家,共商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计。大会的成功举办让李猛信心倍增,在盐山县委、县政府和盐山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会的支持和辅佐下,2020年、2023年,寿甫中医医院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会议在全国中医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将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推向一个新高潮。
由于历史原因,寿甫中医医院的建筑空间一直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势头,几年来,尽管扩建了一个新院区和两个科室,但仍未从根本上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李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带领中医院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和落实上级及县本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基建项目,主动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盐山县20件大事实事(2019-2020年)》于2019年1月8日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寿甫中医院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张锡纯学术报告厅,集展览、纪念、学术研讨于一体,能够承办两年一度的张锡纯学术研讨会。”
2023年10月,总投资6800多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0余张的寿甫中医医院新院区落成。看着医院广场上的张锡纯塑像,李猛感慨万千:寿甫中医医院几经沉浮,历经40多年,从最初的中医门诊部发展到今天,是几代盐山中医人的付出和期盼。未来的寿甫中医医院将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推进“e健康”工程、中医文化全媒体传播、中医药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康复器材制造、“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格局,继续为护佑盐山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